新学期开始,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加强监督检查,牢固树立把安全责任“担起来”、把主体责任“扛起来”、把制度体系“严起来”、把安全意识“强起来”的工作目标,用“食”力守护“开学第一餐”。
一是打好校园食品安全“预防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的风险隐患自查排查,对食堂设施设备、环境进行全维护、全清洗、全消毒,对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全教育、全体检、全培训,全面提升校园食堂“硬基础”和“软实力”。开学前,市市场监管局对管理能力不足的学校食堂和学生餐供餐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展,交流工作信息,强调工作重点,积极部署推进,加强谋划,持续发力,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二是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链”。督促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开学第一餐”开餐前完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一校一档”填报,常态化、高质量落实好“三类人、三件事、三本账”工作,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督促指导辖区内高校及中小学结合实际完成个性化风险管控清单制定。充分利用“云智溯”平台从采购第一批食品原料开始实现原料采购可追溯,确保广大师生“开学第一餐”吃得安心、放心。
三是拧紧校园食品安全“安全阀”。把校园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预防”,将对272所学校食堂、2个集中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学校食堂主体数据和检查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录入智慧监管系统,梳理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点并实地指导,完成7个问题整改,对5家“三防”设施不到位的学校食堂责令现场整改。
四是架起校园食品安全“连心桥”。汇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协同治理,引导餐饮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规范经营,坚守道德底线,保证食品安全。组织召开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培训会,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助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提档升级,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底线。
下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紧盯问题隐患,创新工作举措,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重中之重,举一反三,确保落实工作有人查、问题有人管、整改有成效、追责必到人。同时,加大抽检投入,防范风险隐患,有效排查食品安全风险,坚决扛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以食品抽检“小窗口”促进校园食品安全“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