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30-/2023-0912006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2-12-30
发布机构: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成日期:
称: 2023年元旦、春节消费警示
号:

2023年元旦、春节消费警示

发表时间:
字体:[    ]

    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购物、聚会等消费将迎来新高峰,疫情防控也进入重点时段,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传统佳节,楚雄市消费者协会、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元旦、春节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全、理性、健康消费。

    一、购买冷链食品,注意防疫安全

近期,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在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极有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食品,确实需要选购的,应密切关注进口冷链食品检疫信息及入关证明。切勿购买、食用来历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选购冷链食品时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购物后首先对外包装进行消毒,随后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在清洗加工冷冻、冷藏食品时,严格处理内外包装,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二、外出购物消费,做好自我防护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确需外出购物,最好就近购买。避免去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要加强在商场、超市等人员比较密集的购物场所的个人防护,自觉佩戴口罩、手套。

    三、假期聚会就餐,注意饮食安全

    元旦、春节假期,是走亲访友聚餐的高峰期,疫情期间要注意饮食的安全与卫生。在外出就餐时,应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健康证等相关证照;就餐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状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聚餐时一定要使用公勺公筷、聚餐人员要控制在10人以下。

    四、面对优惠促销,做到理性消费

    春节促销季,商家会向消费者推送优惠券、折扣券、赠品等,但在使用中却设置使用范围和期限等许多附加限制条件,消费者面对诸多诱惑时,应保持理性,按需消费,货比三家,谨防虚假打折。避免因贪图优惠而盲目购物,或掉入“循环购物”“明降暗涨”“先涨后降”等商家精心设置的陷阱。消费者参加购物抽奖活动所获赠品、购物折扣券要仔细辨别,警惕“赠品不三包”“打折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等常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

   五、购买药品理性消费、不屯药、切莫盲目追捧网红药品

近来,疫情期间购药、屯药限象、一些网红海淘药日渐在朋友圈走俏,成为不少患者的购药首选。这些网红海淘药非但没有所谓的“神效”,药品安全还难以保障,有的甚至会延误、加重病情,根据病情,对症购药,不盲目屯药。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表明,某些“网红”药品往往都或多或少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甚至暗藏欺诈陷阱,跟风盲从消费不可取;药品既有特殊的监管规制,更事关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决定了盲目追捧网红海淘药不可取,病人滥用可能延误病情。而网红海淘药有的来路不明,有的药效难测,有的适应症难判断,普通网民很难看懂,从朋友圈购买不仅未必能够做到对症下药,而且必然面临诸多不可控风险。网民破除迷信心态,增强风险意识,坚守“遵医嘱”的用药原则,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用药安全。药品是特殊商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对应病症按照严格的剂量、疗程使用。过于迷信、追捧网红海淘药,无异于拿自身健康当儿戏,是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品,一旦因此而贻误治疗甚至于引发不良后果更得不偿失。不迷信进口药,不盲目追捧网红药品,不被卖家“立竿见影”之类宣传所蛊惑,是起码应有的求医问药理性消费常识。

、网购取货,注意防护

    因疫情时有反复,网购取货时应戴好口罩,注意防护。收取快递时,优选无接触方式。取完快递,可将外包装袋直接扔进垃圾箱,尽量不带入室内,确要带入时可以采用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消毒等。拆除外包装后,一定要做好手卫生,包括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

    七、保存证据,勇于维权

    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各种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问题,可及时联系购物网店进行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先申请退款,再向网购平台投诉。如纠纷依然无法解决,可以向平台所在地或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4512315)投诉,也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