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根据国家关于学校周边不得开设网吧、游戏厅、酒吧、KTV营业性娱乐场所、纹 身服务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和禁止成人用品、酒烟销售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批的条件和程序,严把校内以及学校周边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范围审核关。加大校园周边无照经营的整治力度,督促持证照、亮照经营,规范经营主体准入资格,要求经营者守法经营、亮证亮照经营,确实改善校园周边消费环境,倡导文明经商、诚实守信。
二是严把商品质量准入关。以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超市、食品店和商场为重点,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全面摸排各种存在安全隐患玩具的销售行为,杜绝“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坚决查处校园周边制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和向学生兜售假冒伪劣学生用具、暴力玩具、非法音像书报刊、彩票、香烟等行为,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建立安全屏障。
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共治合力。加大与教体、卫健、公安、烟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压紧压实行业主管责任,完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强化联动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及犯罪行为。
四是加强校园周边经营者自律机制建设。指导和督促校园周边经营者加强自律行为,落实经营者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和社会责任,监督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销售商品质量安全和商品源头的可追溯性。通过发放校园周边环境保护宣传手册,上门开展普法宣讲等活动,加强校园周边单位和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开展校地共建、家校共建,共同维护校园周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