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关于对楚雄市政协第十届第三次政治协商会议第137号提案的答复
号:

关于对楚雄市政协第十届第三次政治协商会议第137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起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并对我局监管工作提出建议,经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体局、市卫健局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楚雄市辖区内现有各类学校食堂272个。其中高校食堂21个、初中高中学校食堂45个、职中食堂1个、小学食堂102个、幼儿园食堂103个,对外承包经营的学校食堂16个,分布在楚雄市城区、坝区和山区。截至目前,所有学校都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包保干部,持证率、明厨亮灶率、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率、学校食堂风险分级率均达100%,近年来均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监管情况

(一)强化主体责任,稳好食安“定星盘”

督促学校和集中供餐单位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60号令《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云南省其他类型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以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为抓手,按要求设置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认真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工作,确保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目前,楚雄市272个学校食堂和2家集中供餐单位均已按要求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与食品安全员,并结合实际细化食品安全员守则和食品安全总监职责。

(二)健全管理制度,手握食安“指南针”

楚雄市印发了《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楚市政办通〔2023〕2号),我局认真组织学习,熟悉预案处置程序,便于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同时,督促各校建立健全《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情应急预案》《学校食堂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学校认真落实校(园)长陪餐制度,以制度促安全,全方位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食堂从业人员晨检、食品留样、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加工、存储、采购等环节工作,楚雄市已经实现了各校人员健康登记和食品留样全覆盖;从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制作、人员招聘管理等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做出明确具体规定,严格实行食品原材料购买登记、验收、索证索票等工作,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做到全程“来源可查,过程可控”。

(三)强化安全监管,守好食安“主阵地”

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以学校食堂为重点,围绕学校食堂人员核查、环境卫生、食材查验、加工操作、供餐管理、餐饮具消毒、“三防”设施配备使用七个方面进行了检查。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楚雄市所有学校均划分为D级(高风险),一年需检查不少于4次,2023年我局执法人员完成了100%全覆盖检查;2024年,我局结合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春季学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校园安全联合检查等工作,工作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检查学校食堂272家,发现问题359个;开展乡镇间交叉检查,迎接州市、县市间交叉检查,共发现、接收问题200余个。所有安全隐患问题均已反馈至各食堂,目前除涉及厨房布局、流程的问题外,均已整改到位,未整改问题将由各学校向上级申请资金后在暑假期间做好整改。

(四)强化上下联动,增强食安“推动力”

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楚雄,下发了《楚雄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楚雄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的通知》(楚市食安委发〔20233号),目前楚雄市学校食堂数A级包保26个,B级包保20个,C级包保139个,D级包保87个,构建州、市、镇(乡)、社区(村)四级联动,并每个季度要求包保干部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导工作要求,积极到分包学校开展季度食品督导检查,有效助力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全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见效。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一季度已完成了100%督导。

(五)开展各方培训,筑牢食安“防火墙”

一是开展包保干部培训,通过培训让各级承担包保任务的领导干部迅速掌握“包保任务清单”和“包保督查清单”的内容和完成方法,熟练应用“食安督APP”应用程序,确保全市“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落实且高效推进。2024年以来,已开展培训3场次,包保干部参加200余人次。二是开展校园长培训,进一步压实校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聚焦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消防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2024年以来,已开展培训2场次,培训校园长及食品安全总监130余名,食品安全员200余名。三是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以食品风险分析、企业应该如何做、监管如何管、员工应该如何做等方面为切入点,结合以往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时发现的突出问题及餐饮服务单位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举一反三,汲取教训。2024年以来,已开展培训1场次,机关科室及各市场所参与了培训。

(六)普及安全知识,构建食安“防护网”

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食品安全日常检查工作,与市教体局和各乡镇中心校展开联合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教育主阵地,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网格人员通过参与校园班级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同时校方以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深入校园开展宣传培训,开展多次“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宣讲”“校园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制止餐饮浪费”等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和宣讲培训会,且每次培训均会对培训人员强调包括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规、食堂后厨现场操作等内容,督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七彩云南阳光食安”微信公众号完成学习考试,加强食堂操作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2023年以来,共计开展校园培训20余场次,学校食堂学习考试率达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有待加强。部分学校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成效不平衡。在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个别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还未从思想深处真正树牢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对食品安全工作疏于管理,责任认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食品采购、原料存储、加工生产、留样保存方面落实不严。
    
(二)服务保障依然存在短板。食堂管理人员和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事关食品安全目标全面实现,然而检查中发现个别管理人员不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个别学校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基础设施方面,部分学校无冷藏、冷冻、紫外线消毒灯等设施维护效验记录;有的学校则由于建造年代较久,因校舍条件限制,食堂分布、设施配置不够规范。
    
(三)智慧监管难以实现全覆盖。全市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智慧监管工作推动缓慢,“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尚未达到相关文件要求。全市272校园食堂面广量大,全市从州到乡镇一级的公办学校、幼儿园和集中供餐单位已经开通了“互联网+明厨亮灶”,但由于一些民办幼儿园自身经营已经存在困难,不愿意对监控的智能化水准提高进行投入,一些设立在村委会学校则由于资金困难,无法对接网络明厨亮灶平台,工作开展困难;学校教学任务重,且各级各部门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学校疲于应对,因此对“云智溯”智慧追溯平台的接受度不高,认为是“累赘”,是给工作人员徒增工作量,不愿意配合使用,因此推广比较困难。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按照校园食品安全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了解、分析、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立足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意识,压实工作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常态化。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完善联动协查机制,通过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等,确保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完整严密,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隙监管。
    
(二)强化监管执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认真指导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并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重点加强对原料采购与贮存、进货查验记录、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三防”设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和餐用具的监督抽检,及时核查处置不合规食品及食品原料,依法查处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
    
(三)坚持立足长远,实现服务功能提档升级。除了职能部门监管之外,政府和上级部门应当突出问题导向,对照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补齐“短板”,将校园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校园食堂改造提升力度,尤其是建校较早的学校和山区学校,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食堂存在的硬件设施短板问题;同时,政府和上级部门不应当一味的只要求和追求指标数据,应该实际调研基层情况,了解基层困难,对于每年不断推出的新的监管方式和食堂规范,应当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
    
(三)加强培训宣传,提高全民参与度和监管水平。加强对管理及从业人员的考核监督,定期分级分层对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各环节严格按制度运行,杜绝食品安全隐患。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全民食品安全教育,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负责、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广泛动员师生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氛围。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