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击“山寨食品”维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提案》我局已收悉,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并对我局监管工作提出建议,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以最坚定的执行力,最严要求,最高标准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自2021年以来我局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并与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铁拳”行动和“双打”工作有机结合,充分整合监管力量,优化执法资源,积极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隐患,确保农村经营者诚信经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67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147户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368户次,检查集贸市场57户次,在楚雄市辖区内15个乡镇共从食品流通行业抽样检测780批,不合格28批次,查处食品案件17件。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2场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3场次。
二、工作经验做法
(一)严把食品生产源头关。以源头防线为起点,全面提升质量安全。在生产加工环节,重点查处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或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加工高风险食品,坚决把住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严把食品销售流通关。以食品流转为主线,以农村地区的集贸市场、小超市、小食杂店等易发生风险隐患的经营者为重点主体,以米面粮油、蔬菜、畜禽、肉、蛋、乳制品、糕点等热销食品为重点品种,严格监督食品经营主体落实好主体责任,严查过期食品、“五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食品和无底线营销食品。
(三)严把农村餐饮服务关。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日常巡查,加强农村地区餐饮主体监管和指导,督促农家乐类涉旅游餐饮单位严格按规范加工食品,积极推广分餐制,为顾客提供公筷公勺,切实守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底线。
(四)严把食品安全环节关。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以乡镇超市、农村副食品店为重点区域,将五毛钱食品、劣质食品、超过保质期食品和标签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等作为整治对象,在检查中对发现标签标识信息不真实、无索证索票及“五无”等问题产品,一律责令下架停售,对超保质期、腐败变质和“山寨”傍名牌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五)严把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关。加强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抽检力度。以农村集市、小作坊、小摊点、小商贩等为重点场所和重点对象,以散装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农村家宴常备食品及节令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大监督抽检力度,严防问题商品流入市场。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通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飞行检查,严厉打击农村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农村重点领域监督抽检力度。强化抽检与现场执法相结合。同时,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建立“群众参与、部门配合、多方协调、上下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形成社会共治。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