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人大代表建议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94号建议的答复 
号: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94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94号建议的答复 

王明文代表:

您提出的《加大市场监管、对学校周边的无证经营和“三无”食品的勤查严管的整治力度》的意见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楚雄市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为我们指出了当前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工作思路。针对您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作,现答复如下:

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市政府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大对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切实保障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年都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统筹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建立和完善定期联合行动机制,切实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细化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从而形成层层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管理格局。督促学校周边具备基本条件的餐饮点档依法办理证照,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每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开展学校食堂以及学校饮食摊点(店)的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学校周边的无证饮食摊档(店)、流动饮食摊点,严厉打击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清查校园周边商店出售的“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对制售“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有力的维护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二)大力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全面检查各类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情况,食堂操作间的基本条件、卫生环境、食品是否按规定留样、安全防范措施、管理制度及职责落实、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情况。同时,督促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食品查验制度,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检查学校食堂是否对食品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即是否查验食品生产者、供货商合法证照及相关证件,是否对索要的材料进行逐项登记;二是检查学校食堂是否对食品质量进行验收审查,即是否查验所购食品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基本信息,查看凭证是否齐全、包装是否符合规定、检验检疫是否符合要求等。三是严查食品仓库有无“三无”产品及过期、霉变和腐败食品及原料等。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重点加强校园周边食品流通监管工作。严把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市场准入关,对所有新申办食品生产、流通以及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材料审查和实地勘验双重审核制度,对不具备生产、经营资质和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的,坚决不予许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督,加强食品抽样监测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开展学校周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和专项治理,严厉查处取缔无证经营行为;督促校园周边所有食品经营门店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逐户建立动态监管档案,对经营范围、经营行为等进行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管,加大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门店的巡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食品、“傍名牌”食品等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2017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105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8742户次(其中:校园周边862户次),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数量1058.33公斤,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1件,取缔无证经营餐饮店58户,罚没款38.6万元。

(四)开展校园周边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目前我市城区校园周边小餐饮、摊点发展迅速,但大多数小餐饮、摊点的加工场所、卫生条件、从业者健康体检、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餐饮具消毒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许多家长也对小餐饮的食品安全产生忧虑。根据实际情况,将对校园周边小餐饮、摊点开展治理,引导学生理性选择餐饮服务,提高食品安全放心指数。

(五)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等活动。结合我市教育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一是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卫生知识、消费常识等内容。二是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的宣传,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引导校园食品经营者树立文明诚信光荣、欺诈失信可耻的经营理念;三是要求学校把食品安全纳入公共课程,让食品安全知识走进校园,指导师生科学饮食、理性消费,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认真受理和处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方面的消费申诉,对学生申诉举报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及时反馈,切实维护好广大学生的食品消费权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经营者设备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学校周边大多是小型食品经营店和流动摊贩,其经营面积狭窄,设备都很简陋,没有冷藏柜、消毒机等设备,生熟食随意摆放,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齐,餐饮卫生无法保证。

(二)流动经营不利用监管。由于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摊点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利于各部门进行有效管理和统计,街头流动摊贩的健康状况、食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等情况难以掌握,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很难判断。食品原料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缺乏有效防止污染和保鲜手段。为了竞争往往是低质低价,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

(三)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不少经营户为了获取盈利,购进一些三无产品,以鲜艳的外包装或附带小卡片、小玩具等赠品吸引学生购买,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隐患。

(四)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够。特别是小学生,缺乏对食品知识的认识,对三无、劣质、过期及有害食品辨别能力有限,拒绝购买意识不强。加之一些家长为了图方便,给孩子早餐费让孩子自己任意购买早点,造成学生购买食品质量无保证。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经营户加强自律。一方面向食品经营户开展诚信经营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要求其守法经营,把好进货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上市,自觉将三无、过期、霉变食品及时下柜并销毁。另一方面,严查不法经营行为,对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予以严厉处罚,加大法律震慑力。三是引导业主自律自重,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进销货台账制度,改善学校及周边食品消费环境,防止消费安全事件发生。

(二)提高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店的监管级别。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监管力量,加大日常巡查频率,加强巡查力度,对不良经营户在日常监管中加以重点关注,不给其销售劣质食品的机会,迫使其守法经营,确保在校学生食品消费安全。

(三)在食品经营户中落实食品索票索证制度制度。以月为单位,督促经营者和管理者定期查看所购进食品是否已超过保质期,哪些商品正临近保质期,特别加强对果冻、奶制品、糕点以及散装食品等容易变质食品的检查,并及时销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四)强化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强联系沟通,通过送法进校园、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制作食品安全专刊等活动,在学校发放资料、授课,加强学生的消费安全宣传教育。在学校开展拒购流动摊贩食品及三无、变质伪劣食品的倡议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五)强化沟通,联合执法。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加强与卫生、教育、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不断规范校园周边的食品摊贩的经营,共建安全、和谐的校园消费环境。

    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我局将始终把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做好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