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532301767065133C/201906-0000179507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19-06-05
发布机构: 楚雄市应急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19-06-05
称: 楚雄市1至5月旱灾情况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楚雄市1至5月旱灾情况

发表时间: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高温、无有效降雨,小春作物和大春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市干旱叠加效应突显,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突出。为做好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我市及时做好旱灾灾情统计上报和生活困难人口摸底排查工作,积极研究制定旱灾救助工作方案,并把“抗旱保民生、抗旱保稳定”工作与当前开展的冬春荒救助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切实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稳定。

一、灾情概况

1-5月,旱灾共造成全市15个乡镇116个村委会1261个村民小组12177户72248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13393.37公顷(其中,成灾10889.51公顷,绝收2283.13公顷),饮水困难人口42284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4791头。

二、旱情特点及影响

当前全市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蓄水不足、水源枯竭,全市受旱灾影响范围广,受灾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突出。特别是进入5月后,大春生产工作开始,农业用水进入高峰期,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大春生产用水保障难度大。

三、 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抗旱救灾工作有效开展。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由分管水务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属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协调、领导全市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并把办公室分别设在市水务局,由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各乡镇也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相关站所为成员,负责组织领导各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二)认真开展排查,及时做好灾情信息统计与上报工作。今年年初旱情初显,我市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组织力量进村入户、开展排查,重点掌握因灾生活困难群众和“三无人员”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救助方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稳定。为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我市启动了每10日上报1次旱灾灾情续报的工作机制(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上报,直至旱情解除)。同时,积极对接农、林、水、气象等市级涉灾部门,落实了灾情会商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制度,确保了灾情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全市组织指挥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灾民生活困难救助力度。今年以来,为确保灾区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定,我们把旱灾灾民生活困难救助同冬春荒灾民生活困难救助有效结合起来,加大了灾民生活困难救助力度。

(四)强化监督机制,确保救灾物资管理使用安全有效。为切实加强救灾物资资金管理使用工作,规范救灾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程序,我市及时建立健全了救灾物资监管机制。成立了市、乡、村三级救灾物资监督检查组,并形成了市级监管领导小组每半年、乡级监督检查组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救灾物资安全有效运行。

目前,旱情仍在持续,全市正尽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