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应急管理局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答复
号:

楚雄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尊敬的李存贵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我市城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加强对我市城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的提案,我局研究认为,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对我市的避难场所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进一步加强城区避难场所建设,对于提高城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造成的人民群众生民安全和财产损失具有较强的意义和必要性。

收到该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专题召开班子会议研究,组建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承办领导和责任科室。根据市民政局于2013年8月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并获批的《楚雄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2012—2020),全市共选址布局固定避难场所28处,有效用地面积约114.3261平方公里,可容纳32.1945万人避难生活。由于建设用地和经费的限制,至2018年,楚雄市民政局共计组织投资575.47万元,建成城市避难场所5个,即彝海公园、开发区市民广场、西山公园、东兴中学、小花山小学避难场所,用地面积242357平方米,可容纳人数65145人。2019年12月,楚雄市鹿城镇灵秀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根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的要求,需要建设社区避难场所。在往年每个示范社区省级补助3万元被取消的情况下,我局积极筹措资金,补助给灵秀社区避难场所建设经费1万元,用于灵秀广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至2020年8月10日,已初步完成3383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施的建设,共制作、安装标识牌23块,新增避难场所容纳人数1691人。至此,我市已累计建成城区应急避难6个,用地面积达245740平方米,容纳避险人数66836人。

在对现有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管理方面,我局自2019年3月从市民政局完成接收工作后,即组织相关人员对5个避难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筹资4.3万元对西山公园、市民广场、东兴中学、彝海公园的标识牌进行更新、粉刷,共制作安装标识标志牌134块;对东兴中学的配电室进行了维修完善,更换了发电机组的电瓶、机油等,确保了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置换、采购东兴中学灭火器76只。

在下步的城区避难场所建设方面,我局将进一步细化措施,把《楚雄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2012—2020)中未建设的23处避难场所纳入楚雄市“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重点专项规划,预算投入资金2300万元,并主动向州、市争取建设项目支持,积极筹措资金,力争“十四五”期内完成建设。同时,利用各种平台加大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市民进一步了解应急避难场所和基本的避险知识,提升我市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楚雄市应急管理局

                                                                      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