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249号提案的答复
王跃斌委员:
您提出的“保护野生菌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林草工作的关心、关注,你的提案代表了广大山区人民群众的心声。楚雄市是云南乃至全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野生食用菌分布面积广,出菌区域涵盖全市国土面积的44.5%,占全市森林面积78.1%的山林中均有野生食用菌生长;市内野生菌资源品种丰富,出菌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大型野生菌约有200余种,约占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33%,占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的40%左右,野生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楚雄市特色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我们也看到,由于野生食用菌分布不均,出菇季节过于集中,人工食用菌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消费者对野生菌的喜爱,使得野生菌价格居高不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菌农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掠夺式采摘野生菌,滥采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加之楚雄野生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不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对薄弱,质量标准不完善,缺少专业的野生菌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行业缺乏自律,市场无序竞争乱象时有发生,限制了产品出口和消费,监管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制约了野生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楚雄市政府历届高度重视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工作,将加强野生资源保护作为实现林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经过多年持续保护和引导,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野生资源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加强对林下野生资源的保护。根据我市林下野生资源分布情况及林下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坚持依法依规,保护优先的原则,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修复、封山育林等工程。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云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办法》、《楚雄市野生食用菌采集规范》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乱采滥伐森林林木、乱挖滥采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执法力度,切实强化林下野生资源的保护。在开发林下经济产业活动中,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又兼顾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菌等森林资源。
(二)开展资源普查推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2016年南华松茸、楚雄牛肝菌获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州质监局、州林业局联合发布《楚雄牛肝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和《南华松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制订了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南华松茸》《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楚雄牛肝菌》。2018年,市林业局组织完成了全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工作,编制完成了《楚雄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报告》和《楚雄市野生食用菌保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制定了《楚雄市野生食用菌采集规范》;同年,楚雄牛肝菌、南华松茸获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每个商标均有国家规定的管理使用办法。同时加快《科普中国》宣传力度,聘请专家通过线上普及野生菌的繁殖规律、常见野生食用菌图普等科学知识,让更多菌农从思想上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是利国利民利己的,从而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采收知识,进行科学采收,保证野生食用菌的数量和质量。
(三)稳步推进野生菌资源促繁保育工作。在全市积极推广野生菌保育的技术和措施,对野生菌集中分布区域,开展封山保育、生态促繁和人工促繁,实施承包经营、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实行适度采集、成熟采集、规范采集和科学采集,减少资源浪费和低价值消耗,提高野生菌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使林下野生菌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永续利用。
(四)适度开发林下野生资源,稳步推进林下经济。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下生态环境,适度开展林下野生资源开发利用;在林冠下稳步发展人工食用菌、中药材、花卉香料、森林蔬菜、茶叶等种植业,实行立体种养复合经营,以短养长、节约土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五)注重技术培训,强化科技支撑。在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市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科技服务,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走科技兴业之路。林草、农业、商务、经信、供销、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及涉及相关收购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不同方式有计划的举办各类培训班,深入开展林下野生资源采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技术、野生菌食用安全培训,同时加大对林草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经营大户的技术指导力度,切实把野生菌保育、人工食用菌开发利用等实用技术传送到广大群众手中,明显增强了群众的保护意识、科技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为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根据您的提案建议,我局在今后工作中,将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源头监管,加快人工食用菌开发利用。加强对野生食用菌采集源头防控和资源监测工作,结合楚雄市林下经济发展实际,立足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多措并举,做好野生菌资源保护工作,切实改善野生菌资源繁育环境,加快对人工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使野生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二)强化保育技术,提升产品质量。野生菌保育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是提高野生菌产量、质量的主要措施,今后将大力推广以承包经营、封山育菌、科学采集和规范化采收为主的野生菌保育技术,持续扩大推广封育面积,不断提高野生菌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市野生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强行业自律能力。针对我市野生菌市场分散、管理低效的局面,加快野生菌的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优化交易市场布局。通过建设野生菌专业交易市场,完善交易信息系统,创新交易方式,积极推行远程交易、电子商务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方式,形成集现场贸易、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电子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市场服务体系。
(四)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精深加工能力。野生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鼓励野生菌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现代食品加工科技,加大野生食用菌精深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聚集产业技术研发力量,开展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加快产业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探索产品多样化的途径。
(五)加强品牌打造,开拓“云菌”市场潜力。近10年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云南发展野生菌产业具有非常广阔前景,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都是日趋俱增。楚雄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将与“云菌”品牌打造接轨,积极开拓市场,应用新闻媒体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云菌”品牌形象。
非常感谢您对野生菌资源保护和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6月20日
联系人:张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