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 乡村振兴成果 >> 正文
号: cxsncj-/2024-1118091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3-04-06
发布机构: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立足“四个早”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号:

楚雄市立足“四个早”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发表时间:
字体:[    ]

今年以来,楚雄市紧紧抓经济复苏、企业用工回暖的发展趋势,坚持早部署、早排查、早发动、早转移,抢抓返岗就业,扩大转移就业总量,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6万人(省3.4),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94万人,占年度计划目标任务106.37%89.2%,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早部署,下好“先手棋”。针对年返乡人数增加、东部地区岗位缩减、省内用工需求恢复不足等风险挑战,楚雄市召开2领导小组会议、6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启动实施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制定印2023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楚雄市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11条措施》,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型招聘会4开展劳务协作洽谈13场次,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和劳务合作协议11份,发布市内用工信息16期,每名脱贫劳动力至少获得3个高质量就业岗位信息,全提升就业质量、扩大转移就业规模。

早排查,持续“清存量”。运用市组四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络以及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等人员力量,以行政村为单位,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情况信息库”,逐人、村、逐乡建立劳动转移台账,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按照3底前完成年度目标90%上,4底完成或额完成年度目标要求,个乡镇安排12实职市级领导每个村23市级单位、每户1名以上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挂联包保,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就业愿望以及存在困难,通过排工期、人定责定时、挂账销号管理确保有劳动能力农村群众尽快实现就业。

早发动,激活“源动力”。围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目标,运用村级大喇叭、广播电视、微信工作手机短等,每周2向群众推送、宣传外出务政策、信息;组织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主动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开展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围绕企业需求群众就业意愿,推行“培训+岗位”“培训+输转”“培训+创业”一体化服务模式,努力提升技能与市场衔接度,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目前,全市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76万人次,同比增长9.33%其中脱贫劳动力0.92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935人,分别增长12.17%26.55%

早转移,奋力“抢高地”。运用沪滇协作机制,加强与上海、福建、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劳务洽谈、岗位需求信息对接,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加大岗位供给,通过专列、专机、专车等“点对点、一站式”开展劳务输出,促进更多农村劳动早转、快转、多转,实现早就业、高质量就业。对无法外出劳动力,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动员本地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企业、重大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帮扶车充分挖掘更多就近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今年劳动力就业规模较上年度只增不减。截至目前,已开发省外优质用工企业245户优质岗位2.16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700个,提供市岗位15000个。864人通过包车、包机等方式转移输出。季度,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6028.33元,年度目标任务31.81%其中工资性收入3601.97元,占收入总数的59.75%,同比增长33.11%。(楚雄市乡村振兴局 余晓刚)

来源: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