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市扶复函〔2021〕5号
曹红珅、张志: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从提案中可以看出对楚雄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与重视,提出的“规划先行,补齐短板弱项”等四条建议也是中央、省对今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工作要求,且符合我市实际。感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市虽属于非贫困县,但贫困面十分大,有贫困乡镇2个,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35759人,贫困人口数在全州排第3位,加之我市山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5%,山区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十三五期间,通过举全市之力完成了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但“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办认真研究部署并办理落实了以下工作:
一、精准分析谋划,扎实做好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规划部署
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一园、二带、十镇”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认真谋划编制了《楚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十四五”规划》、《楚雄市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世行贷款建设项目》、《楚雄市马龙河美丽长廊规划》等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为下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奠定基础。同时研究制定了《楚雄市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榜实施方案》明确了一条底线、双月调度、三个稳定、四个不摘、八个衔接、实施十八项巩固拓展衔接工程“1234818”工作思路,统筹布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按照省级统一安排,制定了“一平台三机制”4个专项行动方案,构建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支撑体系。结合楚雄市实际,研究出台了《楚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扩面实施方案》、《楚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重点示范社考评办法》、《楚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项目资产及收益分配实施细则(试行)》3个办法,完善以产业带动为核心的增收政策支撑体系。制定了《楚雄市精准防贫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建立扶贫关爱基金防贫帮扶机制的通知》,构建起防贫底线政策保障体系。
二、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保持领导体制机制不变。市、乡、村三级书记统筹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保持工作机制不变。继续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扶机制和驻村工作机制,选派176名优秀干部到全市15个乡镇、66个村(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实现脱贫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三是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继续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兜底保障等民生保障性政策,做到工作稳步推进、精准衔接。教育方面,今年全市已下达各项学生资助补助资金2001.44万元,脱贫家庭学生3259人全部在校,无人因贫失学辍学;医疗保障方面,脱贫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至5月,累计报销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1191.95万元,医疗救助221.86万元,兜底保障支付46.15万元,实际报销比达90%;住房保障方面,679户农房列入抗震改造计划;饮水安全方面,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改排查、水质提升、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水费收缴、服务承诺、抗旱应急拉水送水等“6个专项行动”和饮水安全达标评价,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政策兜底保障方面,向217户农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4.98万元,3020户7858人脱贫人口和733户1934人边缘易致贫人口享受农村低保;将136户141人脱贫人口和17户17人边缘易致贫人口纳入特困供养,将384户960人纳入兜底保障。
三、抓实脱贫人口产业、就业“两轮驱动”
一是抓实产业发展。以强化资金投入为保障,持续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中央和省州下达的7798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468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占比达60%;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2000万元,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认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5.5%;认真落实小额信贷政策,计划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300万元支持群众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发放新增贷款471.1万元,涉及脱贫户及边缘户98户。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投入1000万元,以“飞地经济”为主要模式,2021年计划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个,每个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2021年底全市50%以上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抓实稳岗就业。成立楚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市镇村组四级立体化就业服务网络,开展劳动力培训78期9185人,提供、推荐就业岗位1.94万个,开展就业工作洽谈15场次,召开各类招聘会83场次,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500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转移就业12.1万人,比2020年增16%,其中:脱贫劳动力就业1.66万人,省外务工人员2.64万人;省内务工返岗9.46万人。四是实施扶志扶智行动。认真组织实施“十六大工程”,全面系统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化拓展“党组织+”模式,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实践活动和“感恩、公德、小康”三项教育,抓好“三问”专项行动和“小广场大喇叭”“爱心超市”“奖勤曝懒红黑榜”等“十小工程”深入推进。截至目前,“爱心超市”覆盖农户96429户,累计兑换物资2188次、参与兑换12797人次,兑换物资折价计35.77万元。抽调8名优秀人员组建“演讲团”,向广大群众推送致富带富、自强自立等方面先进典型8个,挖掘自主创业、敬老孝亲等方面农村本土先进典型17个,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巡回宣讲320余场次、文艺宣传50余场次,受宣党员干部群众5万余人次,全面激发群众自主发展意识。
在此,衷心感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1年6月21日
(联系人及电话:倪强 301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