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传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提案已由我局办理,并于2021年5月27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发展的关心与重视。楚雄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市农产品品牌发展工作,在大力发展农业品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为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创建良好生产环境。一是强化农业法律法规培训宣传,营造农业执法良好氛围。2021年3月25至26日组织召开楚雄市2021年全市175户农资经营户的175名农资经营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会议,重点讲解农资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及如何守法经营、辨别真假农资知识。组织签订《农资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175份,组织175名农资经营人员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完成2021年全市175份农资经营诚信守法承诺书签订工作。通过这次培训强化了农资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意识,提高了农资经营者规范经营的能力,为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坚实基础。二是强化市场巡查力度,继续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以农药、肥料等农资为重点的春夏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021年度1至3月,出动执法人员240多人次,以“三品一标”和农产品进销台账为重点,对楚雄城区志祥粮油、云泉酱园等17个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检查,共检查蔬菜、大米等40多个产品;以禁用农资、农资质量、农资进销台账、进货渠道及凭证为重点,检查城区及部分乡镇农资经营户79户次,检查农药88个品种5.6吨,检查肥料29个品种420余吨。三是强化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到位。2021年度1至今抽检农药产品15个,严厉查处和打击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其中:立案查处1起结案1起,收缴罚款13027.5元,当场责令整改3起,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预防和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强化整治农残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农产品检测部门出具的农产品检测报告,及时深入现场,出动执法车辆29台次,执法人员78人次,详实调查蔬菜基地和水果批发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案件1起,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违规行为1起,从源头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全市人民吃上优质、放心农产品。
二、加大我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打造我市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全面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推动发展、加强监管、打造品牌”的工作目标,全面开展申报工作。截至2020年12月,楚雄市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面积,蔬菜19260亩,粮油作物310140亩,经济林果209689.5亩,淡水养殖27699亩,畜禽养殖生猪4.75万头,鸡50万只,牛0.15万头,羊0.27万只,鸭6万只;无公害认证19个产品,涉及企业9家。累计认证绿色食品31家生产企业86个产品,共计认证产品产量52916.05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累计监测面积116829.02亩,日前有22个生产单位54个产品证书继续使用。累计认证有机食品1家生产企业11个产品共计4090.5吨。累计认证种植基地面积12000亩、加工基地面积183亩。日前有1个生产单位4个产品证书继续使用。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示范生产基地。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档案记录”为突破口,强化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建立了楚雄欣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市民生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示范生产基地5个。对楚雄辛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蔬菜种植基地进行了农业投入品使用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规范了蔬菜基地的安全生产行为习惯,更加合理有效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获证农产品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的标识规范使用为目标,对城区大超市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超市销售上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的农产品,检查乳制品、饮料、酱菜、糖果、大米、茶叶、食用油等产品。通过检查,无盗用、冒用、伪造、转让认证标志、超出认证机构认证证书允许产品品种的产品上使用标志等情况发生。四是积极宣传,做好服务,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影响力为进一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空间,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申报认证的产品种类,对我市辖区内有申报潜力的云南楚雄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楚雄市滇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楚雄市有财茶叶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宣传、指导工作,为我市下一步认证工作的持续开展打下了基础。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