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市都市型观光生态农业的提案”, 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经我局认真分析研究,并于2017年7月28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统筹城乡要素资源,挖掘农业的休闲体验功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短板、增强农业的供给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市的休闲农业,通过”市场拉动、政策推动、创新驱动、政府带动”下,全市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到2016年末,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共有78家,接待游客37万人次,营业收入1518万元,从业人员314人,利润总额688万元。休闲农业已成为我市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市休闲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转变发展思想、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方式、打造发展特色,全力开创以都市型观光农业为主的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新局面。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发展;三是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五是建立奖惩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六是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动发展。同时,坚持以“市场拉动、政策推动、创新驱动、政府带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继续鼓励资本下乡、人才返乡,共同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发展一批休闲农业的特色村、专业园和合作社;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强化和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挖掘乡间尘封的遗存,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与此同时,加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力度,整合一批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坚持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始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尊天重地,道法自然,保护乡村好风景,美化山水田林湖,打造田园绿色美;坚持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我们将立足本地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民俗情感,讲好我市山、水、人故事,勾勒出人们最神往的故乡。认真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对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种植制度等实施全面保护,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奔小康。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刘志梅 联系电话:0878—616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