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经9月22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和一场硬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既是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楚雄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楚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楚雄市“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村容村貌得到提升。以“干干净净迎小康”和“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2019年以来,全市15个乡镇,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4710吨,清理村内水塘1432个,清理村内沟渠2444公里,清理村内淤泥15124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8115吨,清理残垣断壁2230处,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49919人次。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完成了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整治销号率达100%。全市累计开展“清河行动”132次,共参与人员22723人,出动车辆机械364台次,整治河道面积369030平方米,清理河道总长955.5公里,清理各类垃圾3159.5吨,整治非法种植植物面积5013平方米。全市已建成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15个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处理,完成了全市2602个村小组村庄垃圾池建设,90%以上的村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理。全市15个乡镇基本建立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了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已完成了苍岭、紫溪、子午、东华、新村、吕合6个乡镇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增加了垃圾收运设备数量,配套压缩垃圾车8辆、勾臂车79辆、垃圾箱780个,垃圾桶1100个。按照“户均配置1个垃圾桶,村(组)至少1个垃圾池”的标准,累计投资667.65万元,完成了全市2602个村小组村庄垃圾池建设,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0%以上。三是农村污水治理逐步开展。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座、处理能力6800 t/d。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工作,全市排查出河湖“清四乱”问题清单8个(乱采问题清单6个,销号6个;乱堆问题清单1个,销号1个;乱建问题清单1个,销号1个)。四是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目前,全市共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43845座,完成2019至2020年总目标任务58490座的75%。全市154个村(社区)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农村公厕185座(二类公厕28座、三类公厕157座),实现了行政村委会所在地卫生公厕全覆盖。五是管护机制得到建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并建立了村庄保洁、垃圾收费制度。六是村庄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启动了新一轮实用、管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农房规划许可覆盖率达80%。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为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现目前,全市财政吃紧,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压力大,可用的财政资金有限,市级尚未预算和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再加之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也未下达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导致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在下步工作中,一是将围绕上级投资导向,积极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加大对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二是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逐年将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助推全市乡村振兴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