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友代表:
您提出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全市各乡镇农业产业定位、布局、规划和支持》,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经2017年7月12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规划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发展条件,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注重科技推广助推发展,鼓励连片开发规模发展,培育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撬动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自2014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在认真听取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意见建议后,组织涉农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先后规划编制了《楚雄市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及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等6个专项规划和《楚雄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突出产业发展重点,明确产业发展布局,对各乡镇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布局,为各乡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同时,每年市级财政都预算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核桃、畜牧、蔬菜、魔芋、人工食用菌、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优势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其中:先后投入新村镇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上百万元,特别是扶持腊曲村委会发展壮大滇红花等中药材种植。目前,全市优势产业不断向适宜区域集中,基本形成坝区区域发展粮食、烤烟、商品蔬菜、人工食用菌为主,山区区域以发展畜牧、核桃、魔芋、野生菌等为主的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比较适宜区生产的高产优质安全农产品不断显现。
今年以来,我局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履职,规划编制了《楚雄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5年规划(2016—2020)》,会同市农办、林业局商议提出市级财政1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分配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围绕4.5亿元的农业招商引资任务积极开展招商助推带动产业发展,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期和大春生产科技培训448场次5.6万人次,组织家庭农场经营主50人到玉溪、普洱、临沧、大理等州市考察学习产业发展经验、模式和营销手段等,落实大春科技核心示范样板51片、8260亩,确保了大春生产栽种任务圆满完成,促进了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据统计,上半年预计生猪出栏34万头,牛出栏3.7万头,羊出栏7.3万只,禽出栏225万羽,肉类总产量3.75万吨,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种植蔬菜6.7万亩(含复种),完成全年10.5万亩的63.8%,较上年同期增长3.8%,预计产量12100万公斤、产值2.42亿元;种植人工食用菌140万㎡,完成全年260万㎡的53.8%,预计产量1.4万吨、产值1.73亿元;种植魔芋8.52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3.3%,预计产量17.05万吨、产值6.82亿元;种植中药材1.8万亩,完成全年2万亩的90%,预计产量9000吨、产值1.8亿元;鲜食水果累计4.4万亩,其中优质梨1.65万亩、芒果0.85万亩、冬桃0.53万亩、葡萄0.23万亩、杨梅0.22万亩、樱桃0.44万亩、蓝莓0.15万亩。
下步,我局将按照你提出的宝贵建议,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来抓,按照“规模化种养、科学化生产、生态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项目为依托,加强组织领导、贯彻政策落实,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生产布局,注重招商引资、培育经营主体,强化质量监管、积极打造品牌,不断引导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和培植特色产业,力争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非常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李作伟 联系电话:0878—6169315
楚雄市农业局
201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