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楚雄市九届三次会议第27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楚雄州委:
你委在政协楚雄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楚雄市绿色发展几点建议”的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经2019年8月23日与你委面商,认真听取意见,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楚雄市绿色发展现状
近年来,楚雄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将省级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纳入“八城同创”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创建工作红利不断释放,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大幅提升,公众对楚雄市环境的满意率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98.1%,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之路。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12%;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566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3.76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79%;乡镇集镇新增绿地12.33万平方米,乡镇集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设施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二、楚雄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州和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楚雄市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为契机,重视加强环境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环境文化,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努力提升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一)领导高度重视,提供组织保障
为确保每年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楚雄市年初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市环境宣传工作的重点,把环境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列入乡镇和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内容,并在全市召开的环保工作会议上统一部署和安排,由市人民政府与全市15个乡镇签订年度乡镇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书》,明确乡镇、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环境宣传教育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落实。并制定印发了环境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市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级各单位、市属有关企业、市辖区各级绿色单位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做到结合实际、加强领导、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内容丰富,效果明显。重视经费保障工作,每年年初及时安排环保专项资金,征订“公众环保知识手册”不少于5000册,制印环保知识宣传资料不少于50000份,购买宣传用品(环保袋、环保围裙)不少于5000个(条),为我市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二)突出环境主题宣传,广泛营造舆论氛围
楚雄市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提高全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意识,每年坚持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普法宣传教育为契机,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题,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科技宣传周、地球日、宪法日等重大纪念日和环保世纪行、环保法律法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向城乡居民发放宣传单、环保袋、环保围裙和现场咨询服务,并深入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等,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号召了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2019年,楚雄市结合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为积极营造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和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全市各族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于6月19日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15个乡镇以及辖区内绿色创建单位、有关重点企业在桃源湖火把广场集中开展以“低碳行动,保卫蓝天”为主题的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旨在倡导公众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集中宣传活动期间,做到电视上有画面、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信息、公众场合有宣传标语,宣传覆盖面达到100%,共发放各类宣传单20余万份,公众环保手册10万余本、环保袋5000余个,展出宣传展板1500余块,悬挂标语条幅600余条,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生态环境问题近400余人(次),近20万余人受到教育,全市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理念深入人心,广泛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丰富绿色创建载体,不断把环保宣教引向深入
楚雄市重视加强绿色创建工作,以丰富绿色传播为载体,坚持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把创建“绿色社区”纳入社区管理作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把创建“环境教育基地”作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宣传的阵地,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不断把绿色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为扎实推进绿色创建工作,楚雄市严把创建推荐申报关,并每年定期不定期组织辖区内绿色创建单位开展经验交流、专题讲座,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提升绿色创建工作水平。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30所、州级绿色学校103所,省级绿色社区4个、州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州环境教育基地1个,绿色创建成果丰硕。通过组织开展绿色创建活动,不但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素养,改善了学习、生产和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广大青少年、市民、家庭等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社会新风,使社会公众成为了推动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公众环境宣传,提高了市民的环境意识,引导了广大市民开展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推动我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和绿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氛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距上级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宣传教育资金和专业技术投入不到位。二是宣传教育与广度不够深,有待加强;三是宣传教育的创新意识有待提升,人民群众能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仍然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建立长效的宣传工作机制,把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加明显的宣传效果,促进我市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是加强汇报,加大资金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投入,为开展环境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使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和进商场,不断提高全民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意识,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环保工作队伍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切实保证宣传教育工作实效。使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勃勃生机,为推动我市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保障。
楚雄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
2019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