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关于对政协楚雄州十届三次会议第295号提案的答复
号:

关于对政协楚雄州十届三次会议第295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关于对政协楚雄州十届三次会议第295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楚雄市基层委员会:

    你委在政协楚雄市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95 “关于加大对青龙河污染治理力度的提案”交由我分局回复,现回复如下:

一、青龙河城区段水体发黑发臭的原因

青龙河是流经楚雄市区的季节性河流, 发源于楚雄市中石坝水库,雨季水流量大,旱季来水量少。由于存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青龙河等原因,导致水体在部分河段存在严重富营养化,污浊发黑发臭的现象,在旱季上游来水断流、水体缺乏置换的情况下,尤其明显。20163月,我局开展了青龙河沿线排污口排查工作。在从青龙河阳光桥至小河口段,共发现直接向青龙河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4个,主要集中在东南新城片区,原因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片区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部分区域利用城市排洪大沟直排生活污水。经调查分析,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污水管网不完善。鹿城镇老城区排污管网为雨污合流制,雨季防洪泵站排洪,导致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城郊结合部未能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河道截污不彻底,排水管网错接漏接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区域管网建设不匹配,下游管网管径小于上游,造成污水管不能有效衔接;安置小区管网与市政管网衔接不足,部分沿江居民小区和店铺、餐馆生活污水直接经雨水管直接排放。

二是枯水期无法保障河流最小生态流量。青龙河旱季河道缺少天然径流,流域水体流动缓慢,地表水体的稀释净化能力下降、纳污能力差、水环境容量超载。旱季青龙河上游中石坝水库、尹家嘴水库基本无生态流量下泄,未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沿岸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青龙河在枯水期基本成为纳污河流。

三是农村面源污染不容忽视。青龙河两岸也分布着大大小小村庄,涉及鹿城、东瓜两个乡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匮乏,大部分无污水处理设施和无垃圾收集设施,农村生活污染对龙川江水体污染不容忽视。随着雨季的到来,农村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造成 总磷等指标超标。

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青龙河在进入城市以前均能达到三类水质,青龙河阳光桥恶化为劣五类水质,汇入龙川江前水质进一步恶化。

二、楚雄市开展的河流水体黑臭整治工作

(一)实施控源截污。推进水污染治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管廊建设,统筹考虑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东南新城新建管网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彻底解决建成区污水直排问题。加大污水管网运行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污水管道清淤、疏通,及时整改联结错误的污水管网。

针对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问题,楚雄市完成了龙川江流域城区段60个排水口整治。其中青龙河26个;灵秀小河7个(左岸7个)。加快完善污水收集系统,2019年老城区新建污水管网3.4公里。楚雄市对发现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巡查,发现需整改排污口52处,至6月中旬,投资约500万元的整改工作已经完成。

(二)开展环境整治。结合“河长制”的实施,配备了市乡村三级河长946名,定期开展龙川江流域水行政执法检查和龙川江及沿岸支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河道违法采砂、洗砂,违法取水等违法行为。通过组建联合执法组,采取拆除违法生产房屋、截断电源水源、捣毁供水供电设备、拆卸加工机械、拆除洗沙池和操作平台、恢复生产场地原状等措施,依法取缔了23家非法洗沙加工点。加强青龙排洪泵站的管理,除雨季城市雨污河流制区域排涝需要,禁止开启泵站闸门直接向河道排放城市污水。

加强对整治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依法拆除河道沿岸违章建筑,清除岸边堆放的垃圾、杂物,规范垃圾收运清理,做好河岸与河道保洁,建立常态化的水面清洁、管护机制。开展河道非法洗砂、小作坊专项整治。开展城区河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城区内龙川江、青龙河、河前小河两侧100米范围内道路保洁、垃圾清运、设施建设和垃圾死角清理工作,城区内河道达到清洁、整齐、优美目标。实施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东瓜镇、鹿城镇 集中力量、限定时间、不留死角,彻底清理城区河流周边城中村的垃圾。为城中村配备必要的垃圾池、垃圾箱、垃圾收集车辆,提倡城中村生活垃圾不落地、及时收集清运。整治城中村生活污水乱排乱倒行为,在农家乐、餐饮集中区和集贸市场等区域,加快建设排污管网渠道和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立市、镇、社区三级河道长效管护保洁责任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城区河道堤防、游道要全面落实管护保洁单位和责任,实行全覆盖管理,由第三方及时组织打捞水面漂浮物、清理沿河垃圾,保持河道水清流畅。市水务、国土、住建、城管、环保等部门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全面禁止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违章设施、建筑物和行洪障碍物,保证河道沿线整洁美观。东瓜镇、鹿城镇政府加大河流周边村庄、农田的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社区群众的教育引导,农村垃圾、农作物秸秆向河流倾倒明显减少。

(三)保障生态流量。水务局积极制定保障城区河流生态基流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方案,保障青龙河流域枯水期生态基流,改善河流水动力条件,增强河流水体自净能力。中石坝水库已累计下泄生态流量165.24万立方米(5月起库容不足,未安排生态流量),尹家嘴水库共计下泄生态流量26.3万立方米。生态流量保障得到较好落实,有效改善了河流水动力条件。

(四)推进生态修复。加快小流域治理推进水生态修复,采取河道截污、河道清理、底泥清淤,生态河堤、沿岸分散污染源治理等河道生态修复措施,以青龙河、灵秀小河污染严重河段为重点,投资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消除河道内源污染,完成青龙河富民段(青龙河清淤369.0981万元)、灵秀小河(灵秀小河清淤及改造386.5886万元)等河道清淤整治。实现城区青龙河、灵秀小河岸线公共空间贯通、沿岸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初步形成了城区河流河床湿地化、河坎生态化、河岸景观化的良好河道生态环境;加快彝海公园湿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建成了中石坝输水工程,通过合理配置土著植物和构建河道-湿地配水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了湿地生态及环境效益。

20177月,楚雄市建立了包括青龙河在内的龙川江流域水质监测跟踪评价制度,在龙川江、青龙河、河前小河及苍岭小河建立定期水质监测点14个,每月开展一次监测。最新监测结果表明,20196月,青龙河东升桥断面,阳光桥断面,小河口断面分别达到Ⅳ类水质,达到了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要求。

三、下步工作计划

楚雄市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青龙河水质目标实现。

一是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楚雄定出台了《楚雄市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楚雄市龙川江西观桥段面水体达标工作方案》。目前,楚雄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通过了财政部的审核入库,已开展社会投资人招募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入河排水口整治。加快完善片区污水管纳污接管工作,解决片区污水接入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加强雨污合流溢流口监管,将溢流口清淤、疏通纳入市政排水设施运维计划,确保截污阀门、溢流堰等设施设备完好,防止措施排水系统发生非正常溢流。

三是加快城市污水管网改造。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城市建成区内未接入污水管网的新建居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采取PPP模式实施楚雄市城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一期)改造工程、楚雄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四是加强流域生态流量统筹。加强水资源联合调度方案,保障青龙河枯水期生态基流。确保中石坝水库向彝海公园和青龙河补水每天不小于200万立方,尹家嘴水库向灵秀小河下泄生态流量不小于0.1立方。

五是加强污染防治。结合提升人居环境行动,实施以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面源污染控制。加快建设和推进居民区生活污水处理,具备条件的居民区建设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积极完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在水体边随意堆放。

 

楚雄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      

2019 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