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热点专题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 >> 正文

社会共同努力 • 消除结核危害

发表时间:2019-08-10 21:28 信息来源:省疾控中心结防所  作者:刘宜平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

1112条延伸科普

社会共同努力 · 消除结核危害

///////////////////////////////////////////////////////////////////////////////////////////////////////////////////////////////////////////////////////////////////////////////

公民健康素第11

11条: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延伸科普: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

结核病是如何患上的 ?

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即可能受到传染。第一次感染结核菌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发病。是否患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人体抵抗力强弱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弱则容易患病。肺结核的患病人群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

肺结核病人会有什么症状?

当出现连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或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去检查排除。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工作、生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还可能传染给家人和朋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公民健康素第12

12条: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延伸科普:

结核病的治疗

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后应立即服药,多药联用、不能中断,普通肺结核坚持服药6-8个月,服药期间还需定期复查,任何治疗的改变应由主治医生决定。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而且耐药患者密切接触者被感染发病也是耐药患者,社会危害大。

云南省结核病防治成效

防治成效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2002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印发《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和《十三五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并将结核病防治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体接轨,构建更为完善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防治工作质量。

2019年,为加强病人发现,省卫健委根据各地的情况在主要任务指标中增加了全人群的筛查率要达到80%,建档的糖尿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检查率要达到50%。通过努力,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2年以来,全省累计发现并规范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7.12万例,治愈率达90%以上。切实落实肺结核患者诊治两免惠民政策,显现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全省共减少了9.39万肺结核死亡,避免了136.04万人新增感染,减少了13.6万人发病,减少约9267.82万元医疗费用支出,挽回约270.39亿元社会总价值损失,有效地控制了健康人群中的结核病传播,为健康云南、健康中国做了一份应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