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舍路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做实“林长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使命感,精心绘就西舍路镇绿水青山新画卷,立足把西舍路镇打造成为楚雄市面向滇西南开放的门户重镇、全市绿色发展先行区、哀牢山旅游养生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一是科学设置网格化。把全镇近48.5181万亩林地划分为230个网格,明确11个镇级林长、11个村级林长和33个村级副林长责任区,成立工作专班、村委会有网格员、村小组有监管员。明晰工作思路,印发林长联席会议、林长制工作重点等8个规范性文件,明确林长制任务、工作内容、方法措施,做到工作有章法可遵、有规律可循、有措施可抓。
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乡村振兴大讲堂”宣讲平台,通过“开会议、贴标语、设卡点、勤巡护、放喇叭”等多举措共同发力,在全镇形成了人人知责、人人参与的防火氛围。今年以来,共召开专题会议7场次、护林防火群众会110场次;在全镇范围发放护林防火户主通知书4700余份,设置宣传标语550余条,粘贴云南省防火令州市林长令272张、防火通告170份,在全镇形成了人人知责、人人参与的防火氛围。建立并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对发现1起违规野外用火的村民到林草中心进行为期3天的法律法规教育学习,各村所属人员车辆配备防火宣传喇叭,做到“车启动,喇叭响”,让防火警钟在群众身边长鸣。
三是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林下经济,稳步发展林畜养殖3万头,实现产值2.4亿元,林禽养殖5万羽,实行现产值500万元,林药种植0.5万亩,实现产值150万元,肉蛙养殖5万尾,实现产值80万元;巩固提升1.2万多亩芒果种植基地,实现产值120万元。创建闸上青石峡森林康养人家1家,多渠道增加林农收入。
四是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召开防火工作推进会7次,开展防火工作日常巡检32次,发挥林长制“一长两员”作用,今年以年累计巡山护林1725次,包村、包组、包片区、包山头、包重点人员的“五包”责任制落实到位。围绕节令严防,牢固树立“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理念,设置8个防火卡点,严格“防火码”管理使用,登记车辆人员进出山1060人次,连续实行春节、清明期间群众上坟预约登记制度,组建1支20人的哀牢山专业扑火队、1支15人的应急救援队、每个村1支30人的义务扑火队,储备11台风力灭火机、17支灭火水枪、6把油锯等装备,组织防火队伍开展防火训练及演练2次。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镇防火办人员、村委会“四职”、护林员24小时值班在岗制度,确保出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把火情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下步,西舍路镇将厚植生态优势,扛牢工作责任,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发展林下经济,释放生态红利,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看、树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