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过口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将“两污”治理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加强统筹谋划,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群众参与、建管并用、长效运行”原则,成立乡村组三级工作专班,构建乡管统筹、村负总责、小组抓落实、群众齐参与的四级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农村污水底数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全面压实乡、村、组三级责任,逐步实现由“试点先行”到“全域推进”的转变,做到全乡上下一盘棋谋划、整体性推进、全域式见效。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精准施策。立足山区村情村貌,根据农户污水排放实际,合理布局。通过一户一策、一村一方案,因地制宜架好管道,做到合理规划、雨污分离、残渣过滤、集中收集,合力推进污水治理建设。同时,坚持“降成本”与“提效能”两手抓,充分发挥现有化粪池作用,沿村内现有沟道或低洼地带埋设管道,按实地现状设置检查井。
——坚持群众主体,成果共治共享。通过召开群众会、户长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深入各个小组开展入户排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同农户积极沟通交流,开展政策宣传讲解,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具体诉求,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不断提升群众在污水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成为治理工作的“主导者”,营造全乡上下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常态长效。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巡查制度,压紧压实责任村组运维管理制度。前期对项目施工进度实行日监察、日报告、周总结制度,建立良性纠错机制。后期对治理成果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整改,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管护一个。同时,将污水管理办法纳入村规民约范畴,让禁止乱排、乱倒污水在村民中形成共识,实现自治。
下一步,大过口乡将持续深入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刷新美丽乡村“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