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在原有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强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对《新村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新村镇应急救援值班工作制度》、《新村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新村镇森林防灭火调度预案》、《新村镇防洪调度预案》、《新村镇动物防疫应急预案》、《新村镇食品卫生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等近10个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搭建全镇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构建由镇应急办牵头统筹,各职能站所分块具体负责,部门联动抓落实的应急体系。
二是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派出所、扑火队等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组织基层派出所、卫生院、民兵、青年志愿者等建立成为梯队型的基层应急队伍;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平时演练防范、丰富应急演练活动开展,促使组建的人员任务明晰、职责明确,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村委会根据村组实际情况,做好小组长、党小组长、支部书记等为主的应急队伍梯队。按照各村年龄人员结构,性别等各村组建三职应急队伍梯队,确保人员分批次在紧要关头能到位、冲朝前。
三是强化资金协调力度。按上级文件的要求落实应急保障专项资金,镇本级年初预算安排应急保障工作经费,为全镇应急保障工作提供坚强的经费保障。积极的向上争取资金,多方协调工作经费。十四五期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楚雄市应急指挥中心新村片区建设项目,计划新建框架结构指挥用房1栋建筑面积1300㎡投资400万元,设施及办公设备投资120万元。采购指挥中心物资储备一批300万元,应急指挥控制系统一套投资约280万元。
四是增强物资储备实力。镇级整合民政救灾资源、水务防汛资源、国土防地质灾害、规划防震、派出所防道路交通、林业防灭火等物资,各部门和村建立明晰的物资储备台账,安排专人加强日常设施设备的维护,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整合资源设立专门的应急救援装备存放室,分类储备专业的应急救援装备,如镶刀,扑火拖把,铁铲,锄头等,确保应急设备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结合山区地里条件,对特需物资比如挖机、电机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台账,做好日常情况掌控。
五是强化舆论监督工作。集中精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对外界舆论的掌控及时关注、及时处置,日常工作中注重抓好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根据收集、整理典型案例,通过户长会议、小组微信群、专栏等多种渠道和途径,主要对发生在辖区及周边较大突发事件进行整理分析,宣传报道,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