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鹿城镇推出“四办”工作举措,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推行常规事项“网上办”。持续推进云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维护和应用,对“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项办理事项,本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动”的原则,结合“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和电子社保卡激活、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全镇推广安装13万余人,实现个人社保参保证明查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40多项服务均可在“网上办”,2022年以来受理网上办件数9522件,评价率为99%,好评率为100%,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

二是推行分散事项“集成办”。推进15个部门、23名工作人员、92项服务事项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06名工作人员、46项村级服务事项进驻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优化业务流程,加强系统对接整合和数据共享,制作告知书、办事指南及办事流程图等窗口服务内容,让群众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窗口受理、一网办理”,2022年以来,全镇共受理便民服务事项231923件,办结231923件,办理率为100%,平均减少提交48.8%、办理环节平均减少34.4%、办理时限平均压缩33.7%,推动政务服务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减跑动。

三是推行高频事项“就近办”。基本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镇”的便民服务联动体系,建成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138项与群众密切相关服务事项纳入镇、村(社区)代办目录,推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能有效承接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建立镇、村(社区)医疗养老保障、税务、银行三方“线上+线下”合作的缴费模式,积极推动参保人在居住地、就业地、入学地就近参保。全镇平均8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集中办理,实现群众“身边事、身边办”。

四是推行特殊事项“上门办”。充分发挥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基层作用,解决高龄、行动不便等群众办事不便的难题,推行“帮办代办”“预约上门”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贴心服务。近年来,镇为民服务中心和22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上门帮助老人、行动不便群众报销医疗互助2100多人次、帮助5300多名老人完成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根据办事需求智能推荐最佳办理方式、规划最优办事路线,打造城镇“15分钟办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