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地基乡不断完善“四个链条”,接续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成果。

——完善基础规划链,打造高起点布局“新空间”。
充分发挥红卫桥区位、交通、气候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省州市发展战略,科学制定《马龙河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红卫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和资源整合利用,以项目投资引领乡村多元发展,规划重点项目30个,预算4000余万元。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实施一批村级小集镇和文明村组建设项目,建成红卫桥巴拉际特色民族村并入选全国100个乡村旅游特色小镇。
——完善产业提质链,拓展高效益增收“新渠道”。
围绕红卫桥立体气候特征,着力培育“热带果蔬、烟草畜牧、林下种养殖、中药材和野生菌”四个产业带,年均产值达5000余万元,产业促振兴效益日趋显现。持续完善土地要素配置,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种植粮食作物2650亩,建设基地种植热带果蔬2130亩,产业发展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加快产业品牌创建和市场对接,成立红卫桥村级供销合作社,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站1个、产业服务联络站2个,切实把市场和服务转移到一线,促进产供销有效衔接。
——完善生态保护链,提振高水平竞争“新优势”。
投资172万元实施增绿补绿工程和景观工程,投资30万元整治村组环境,投资15万元开展美丽庭院打造,积极在污染防治中花力气求实效,厚植绿色底蕴,涵养生态财富。建立马龙河、白衣河“河长制”工作长效机制和全民治水新模式,累计开展巡河60余场次,清理河道垃圾和污染物20余吨。
——完善文旅融合链,激活高标准赋能“新业态”。
坚持以水为“媒”、以水兴业,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一批文旅融合项目,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水岸经济,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带农的发展新路子。创新“互联网+乡村旅游”营销举措,成功举办“云南•热谷”系列文旅活动和“山谷里的夏天”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带动群众增收130余万元,文旅融合发展迈出崭新步伐。
近年来,大地基乡依托马龙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水为“媒”,以谷为“介”,积极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大力发展观光生态旅游,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带农、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勾勒出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美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