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鹿城镇认真践行优质政务服务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群众、企业政务办事堵点、痛点、难点,持续深入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开展“一线窗口服务工作质效提升行动”。
一是深入一线找“堵点”。坚持上下联动、以上率下,立足实际,制定调研活动方案,通过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站(所)长,化身为普通办事群众,带着“服务优不优、流程通不通、效率高不高、感受好不好”等问题,走进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体验一线服务、察看一线实情、发现一线问题,广泛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便民服务质效调研62次。
二是对标对表疏“痛点”。建立“问题、措施、服务”三张清单,扎实做好调研的“后半篇文章”,将调研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梳理成《问题反馈清单》,填写《调研登记表》,制定《解决措施清单》,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整改”原则,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即刻能整改的,进行立行立改、立见成效。对需要长期整改的,进行挂图推进,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总结成效、推广运用、反馈问效的闭环服务模式,及时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办事群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对在调研中发现的窗口规范化建设不到位问题,由镇社保中心牵头,先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试点工作,再推广到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窗口进行规范化设置,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原则,不断规范便民服务窗口设置,科学合理设置功能区和服务窗口,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执行标准不断规范,实现同一事项在同等条件下同标准办理。在此次疏“痛点”工作中,推广便民服务窗口典型服务经验2条,整改规范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流程问题3项,切实提高了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三是贴心服务解“难点”。以“1+N”模式,解锁“小窗口”服务“新技能”,打造政策熟、业务精、服务优的政务服务品牌。按照“每个窗口都是综合服务窗口,全镇中心、站(所)工作人员都是业务办理员、政策咨询员、普法宣传员”的目标,推进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将优质服务纳入窗口服务流程,融入每次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全过程。窗口工作人员规范工作流程、依法审批、优质服务,悉心接受群众查询咨询,耐心为群众提供业务办理、政策法规咨询、业务指导、网上申报等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服务窗口前移下沉,根据需要,工作人员主动走出服务窗口,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电子医保凭证激活等业务服务工作,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企业和群众的烦心事和揪心事,办成顺心事、暖心事。2023年1至6月,线上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累计受理网上办理业务3139件,线下便民服务中心(站)受理便民服务事项70566件,按时办结率为100%,开展上门服务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