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子午镇聚焦联农带农促增收,从“整合、创新、转化、共享”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资源驱动、产业联动、农民主动的“三动”乡村振兴新路径。
聚力资源整合,创新“党建引领、政府统筹、村组主体”模式,联合13个行政村共同组建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步设立党支部,选优配强经营团队,保障规模化运营。整合资产资源,开展全域资源普查并建立资产台账,通过租赁、入股、托管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37处、闲置集体建设用地85亩、低效林地约1.2万亩,夯实产业要素支撑。整合政策资源,积极对接上级扶持政策,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投向联农带农效益显著项目,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创新业态模式,盘活闲置农房,拓展文旅产业。在以口夸村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将老旧农房改造为特色文化小院,运营“杀猪菜博物馆”“诗歌小院”等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带动120余户农户增收6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年增收12万余元。打造农旅IP,激活土地效益,依托5400亩稻烟轮作基地塑造四季田园景观,培育“子午油菜花”品牌。第三届油菜花艺术节吸引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余万元。发展林下经济,提升生态价值,流转林地580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山茶花基地,引进嫁接国内外茶花品种300个,种植规模达2万余株,培育苗木盆景5万余株,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推动价值转化,推动产品变商品,开发山茶花盆景、苗木等特色产品,创新“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开展直播带货60余场,实现农特产品销售额1200余万元。推动产区变景区,有机串联骠川花海、云龙红色教育基地、以口夸诗歌小镇、林下山茶花基地等资源,打造融历史、文化、美食、景观、乡愁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今年以来吸引游客61万人次。推动资源变资产,通过流转收租金、入股分股金、务工挣薪金等方式,将农户的土地、林地、房屋转化为可持续增收的资本。袁家村创新“招小商、促就业”模式,发展玉米全产业链,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累计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8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建立健全利益联结、保底收益机制,制定合理的林地、房屋等资产流转租金指导标准,保障农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入。鹿宜村山林流转项目为农户带来租金收入400万元。创新股份合作机制,推行“4321”利润分配模式,骠川实业集团成立以来实现营业收入超3100万元,向村集体分红160余万元,各村增收10至14万元。拓展就业增收机制,明确山茶花基地、袁家村务工车间等项目本地用工比例,优先雇用本地农户,累计发放工资超1000万元。同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余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