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瓜街道永安社区的永丰小区,是一个建成于1996年的“元老级”小区,覆盖永安、丰胜两个居民小组,119户居民曾长期陷入“脏、乱、差”的困境。保洁常年缺位,基础设施老化到路灯不亮、路面坑洼;车辆乱停、杂物占道成了日常,流动人口复杂又让治安问题频发,居民投诉不断,小区治理陷入“推不动、管不好、无人问”的僵局。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东瓜街道锚定“一个月见成效、一年见长效”的攻坚目标,用创新举措撕开治理缺口。“流动物业”破解管护难题,“共享车位”盘活停车资源,“共享花架”扮靓公共空间,更构建起“一厅三好五员”工作机制:打造“永丰会客厅”聚拢民心,以“好房东、好家庭、好商家”评选点燃自治热情,组建“微网格员、流动物业管理员、幸福调解员、环境巡查员、社情民意信息员”五支队伍。这套组合拳,让小区从“无物业、无主管、无物防技防”的“三无”状态,彻底转变为“有物业、有主管、有智管”的“三有”新格局,更探索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群众主体、部门协同、市场参与”的自建房小区治理新路径,为城市基层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治理的核心,在于明确“谁来管”。为打破“各自为战”的分散局面,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牵头的专班组,社区党总支具体抓落实,15名小区党员率先亮身份、作表率,直面“权责交叉、资源分散”的治理痛点。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环境整治等4个专项小组,推行“每周调度、挂图作战”,用清单化、项目化方式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环节。针对居民“不愿管、不敢管”的顾虑,社区开展全覆盖“敲门行动”,逐户听诉求、讲政策、聚共识,最终组建起50人的“五员”治理队伍,搭建起城管、物业、村组干部、党员、居民、商户联动的五级联络网,“无人管”的难题迎刃而解。“现在我不仅自己带头打扫卫生,还在门前种花美化环境,把‘门前三包’落实好,看着小区一天天变漂亮,心里特别舒坦。”老党员李文荣的话,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

居民的痛点,就是治理的重点。围绕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无序”乱象,街道社区逐项攻坚、精准发力。针对“停车乱”,创新推出“共享车位”机制:白天供快递员停放非机动车,夜间供居民停放机动车,还清理了37车长期占位的杂物,科学施划停车线,让车位“活”了起来;解决“充电难”,采取“集中+分散”模式新增充电设施——在人流密集区设集中充电区服务外来人员,在居民楼门侧规范设置2个充电区,从源头杜绝“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回应“出行暗、取件难”,社区全面修复32盏故障路灯,让夜间出行更安全;协调设置快递集中存放点并安排专人管理,彻底解决快递堆积、取件不便的问题。一系列举措下来,小区环境和秩序完成从“乱”到“序”的华丽转身,居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有了共享车位,我取餐再也不用到处找地方停车,接单效率都提高了!”快递员小刘的点赞,是对治理成效最直接的认可。

短期焕颜易,长效保持难。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成为破解“长效难维”的关键。社区先是协助选举产生居民议事会,结合小区实际制定《永丰居民公约》,推出涵盖门前“三包”、公共事务、环境卫生、专项管理、车辆停放、租房管理、制度学习的《永丰七个一管理制度》,让自治有章可循;再通过“好房东、好家庭、好商家”评选树典型,在“永丰会客厅”设置出租信息榜,对获评家庭公示并优先推荐,有效提升房屋出租率,目前已评选出16户示范户,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更创新实施积分激励机制,围绕门前三包、车辆停放、义工服务、环境卫生、参与“五员”、评优表彰等六方面进行累计积分,每季度评选公示并对积分领先者给予奖励,全面点燃居民参与热情。“以前小区环境差,八成房子租不出去,现在改造好了,租房、做生意的人都多了!”村民小组长李方斌的感慨,道出了小区治理带来的民生红利。

据了解,东瓜街道共有41个类似的“三无”小区。如今,以永丰小区、铁路小区为示范,街道正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领导”的原则,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老旧小区治理样板,让更多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