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八角镇多方聚力产业振兴促增收

发表时间:2025-09-25 09:31 信息来源:  作者:金小叶 王鑫文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八角镇坚持“党建引领、富民强村”理念,通过“夯实农业产业根基、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逐步走出一条唤醒集体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产业振兴的发展新路。

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组一线,全面梳理各村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统筹制定多元化发展路径,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发展生猪、肉羊、家禽等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依托气候优势,建成沃柑产业园1500亩、甜龙竹示范基地7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1550亩,带动200余户农户种植高辣度辣椒、小黄姜、甜龙竹笋等作物,形成“长短结合、种养互补”的产业格局。“八角镇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立体气候明显,在低热河谷地区,水源充沛,非常适合发展特色经济作物。这些年来,我们挨家挨户了解农户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镇党委书记杨国军介绍。突出彝绣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组建楚雄绮罗香绣品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一期民族刺绣生产线,创新形成“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绣娘”全产业链模式和“个体户+绣娘”协同发展模式,培养绣娘70余人,完成腾讯、盘龙云海等企业订单,特色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持续深化党组织“三雁”培养工程,培育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人才支撑。突破行政村区划限制,创新“党建引领、政府统筹、村组主体”模式,联合7个行政村组建云南八哨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步建立党支部、配强经营班子,把分散的村级力量拧成“一股绳”。建立完善集体经济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构建起“产权明晰、权责清晰、制度健全、发展有劲、监管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2024年,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达80%以上,产业发展成效初显,真正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火车头”。

构建联农带农“利益共同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支付租金、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村民小组土地403亩,每年支付租金22万余元,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依托种植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党员干部全程参与生产、服务、销售环节,提供长期就业岗位58个、季节性用工2500人次,14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年发放务工工资约170万元。建成1条日烘干量20吨的鲜椒生产线和芒果加工厂1个,做到订、产、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产业得发展、农户得增收、集体得实惠、公司得增效”的共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