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三街镇聚力打好“四张牌” 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发表时间:2025-04-29 07:59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专报》第13期    作者:三街镇 周克佳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三街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就业优先,以“促农增收、富民强村”为目标,抓产业、引企业、争项目、促就业,创新打好“就业服务、特色产业、项目带动、精准招商”四张牌,聚焦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需求,通过将闲置资产转化为车间、技能培训转化为生产力、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务工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就业稳、群众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构建了“就业有保障、增收有渠道、发展有动能”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其主要做法是:

一、打好就业服务“联动牌”,双向对接搭建“家门口”平台

坚持“政府搭台、双向发力”,构建“零工劳务”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双台账”精准匹配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零工劳务”就业服务平台,在需求端对接人社部门、劳务公司和周边企业,及时掌握用工需求;在供应端对接村组,掌握群众务工意愿。通过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和“务工人员信息”两本动态台账,最大限度整合劳动力资源,精准匹配人岗需求,切实解决用工就业“两头难”。二是“双渠道”拓宽就业路径。在抓好省外转移就业稳基本盘的同时,抓实本地灵活就业扩新增量。与楚雄市人才发展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楚雄俊华、誉安、正秀3家劳务公司,在有序组织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同步开展好就业技能培训,举办彝绣技艺、茶叶生产制作、贡菜种植加工等劳动技能培训7期,提升群众“家门口”务工技能,全方位做好就业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双保障”优化服务机制。推行“劳务承包”模式,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协议,组织群众就近务工,为企业提供用工保障;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劳务合同审查、社保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多维联动,构建精细化就业服务体系,实现转移就业1.1万余人,就近就地就业2800人次,务工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二、打好特色产业“融合牌”,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车间

聚焦资源禀赋兴产业,依托茶叶、彝绣等特色资源,采取“乡镇办车间+乡村办小厂+家庭办作坊”三级联动模式,推动产业向镇村延伸。一是茶产业全链条赋能以蚂蝗箐茶厂为核心,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委会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参与到500余亩茶园管理、采摘、加工等全链条全过程,年发放工资70余万元。二是指尖经济灵活创收。依托2个州市级彝绣工坊,推行“集中+分散、计件+奖补”模式,实现务工时间、地点、产量“三个自由”,有33名专职绣娘、500余名流动绣娘“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年产绣片1.2万件,带动385户家庭增收40余万元。通过扶持壮大“小而特、小而精”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群众“务工顾家两不误”,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同频共振。

三、打好项目带动“引擎牌”,增岗扩容激活“家门口”就业

始终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争项目、抓投资、谋发展、促就业,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增长。一是“项目+就业”深度融合。以三街河河道治理、集镇“两污”、乡村振兴、公路建设、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为依托,开发项目施工、后勤保障及设备运维等多个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劳动力200余名,人均月增收4000元。二是“基建+农业”双向赋能。通过实施一批耕地占补平衡提质增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扶持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开发季节性用工岗位200余个,不断壮大“零工市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就业扩容协同发展。三是“普法+维权”保驾护航。深入项目工地开展用工政策、工资支付保障等法律法规宣讲,给务工群众吃下“定心丸”,为用工主体树立“好形象”。2024年以来,开展宣讲16场次,提供社保咨询118人次,调解劳务纠纷5次,有效监督用工企业发放农民工工资300余万元。通过以项目落地撬动就业增长,项目用工本地化率达80%,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积极性显著提升,实现“工程落地、岗位到家、群众受益”。

四、打好精准招商“靶向牌”,三业联动培育“家门口”动能

立足“小切口”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产业、企业、就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一是“政策+资金”双轮驱动。用活用好招商优惠政策,因地制宜“招小商”。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93万元,“融信服”融资平台贷款100万元,云辣生物高辣辣椒加工厂、楚贡农业贡菜加工厂、三街小宝腌腊制品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初加工企业落地投产。二是“盘活+服务”双管齐下。盘活闲置资产4700平方米,为云辣生物、楚贡农业等企业提供“选址—建设—投产”全程“保姆式”服务。三是“企业+农户”双方共赢。以“农户种植有市场、企业订单有支撑、群众务工有岗位”为目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云辣生物辐射8个乡镇种植辣椒5000亩,户均增收6000元,解决稳定务工就业岗位50余个;楚贡农业签订贡菜种植3000亩,提供分拣、包装等岗位50余个,季节性用工200余人,人均日薪110元以上。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凤筑巢,发展订单农业促农增收,实现农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群众种田务工“双丰收”。

2024年以来,三街镇共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3家,盘活闲置资产2处4700平方米,就地新增稳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季节性岗位700余个,累计发放工资超800万元。下步,三街镇将持续深化“务工车间+”模式,让更多群众共享“家门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