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树苴乡“四轮驱动”激活资源经济发展动能主要做法

发表时间:2025-04-29 07:54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专报》第12期    作者:树苴乡 王成红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树苴乡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以“资源换产业、资源换市场、资源换技术”为突破口,系统推进煤矿资源综合开发、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林下经济创新发展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资源之“势”向产业之“能”转化,形成“四轮驱动”助推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深挖煤矿资源,技改升级提产能

依托大迤能煤矿探明优质无烟煤储量1315万吨,保有储量1213.5万吨和分山牌煤矿优质无烟煤储量709.98万吨,可采储量583.02万吨的资源优势,赴福建厦门、漳平和四川宜宾等地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企业2家,到位资金1.8亿元,大力推进2个煤矿技改升级项目,推动煤炭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能和经济效益。投资2.4亿元,实施树苴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分山牌煤矿30万吨/年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按井工开采、平硐开拓的方式设计矿井,设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3个井硐。投资2.6亿元实施树苴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大迤能煤矿小岗箐矿井30万吨/年改造升级建设项目,按综合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掘进、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设计矿井,通过“黑改绿”工程实现煤层气、矿井水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实施2个项目双回路供电线路改造,保障煤矿的稳定供电、煤矿生产安全,架设三街至分山牌煤矿8.24公里I回主供电线路,组立基塔8座,组立电杆71根,八角至分山牌煤矿21.53公里Ⅱ回备供电线路,大迤能村至小岗箐矿井2.3公里I回供电线路,八角至小岗箐矿井23公里Ⅱ回供电线路。通过技改升级,实现两个煤矿“双核驱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转化效率,两个煤矿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6亿元,年税收超1.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1000个,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耕深土地资源,特色农业育品牌

耕深34534.21亩耕地资源,构建“粮油+烤烟、贡菜、魔芋、抱子甘蓝、大粒蚕豆、甜脆豌豆等”的“一主多元”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广“烤烟+绿肥”轮作模式,“玉米+大豆”“烤烟+萝卜”“烤烟+晚秋玉米”等套间种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全乡种植烤烟6550亩,实现产值2777.88万元;种植贡菜5600亩,实现产值3360万元;种植水果、蔬菜、魔芋共1.72万亩,产量4.13万吨,实现产值1.1亿元。盘活1922.25亩草地资源和34534.21亩耕地产生的秸秆资源,推广“牧草种植+秸秆利用+饲料加工+肉牛养殖+粪肥还田”的资源生态循环模式,打造“种养循环”生态链,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乡种植黑麦草3000余亩,甜象草、巨菌草等多年生牧草7000余亩,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饲草保障,推行“肉牛+保险+信贷”模式,推广“西门塔尔牛”“云岭牛”等优势品种,形成“种牛繁育—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目前,全乡肉牛存栏13000余头,肉牛综合产值超1亿元,树苴乡成功入选云南省“一村一品(肉牛)”专业镇目录,培育省级一村一品(肉牛)”专业村1个、州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成功培育了树苴乡高原特色农业品牌。

三、激活林业资源,林下经济促增收

激活13.35万亩林业资源,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林+果”“林+药”“林+菌”等特色产业,重点推广林下重楼、滇紫丹参、当归、黄精等林下中草药,运用林果套种技术,推广核桃等林果与魔芋、中药材相互搭配,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九街打造50亩林下中药材精品示范种植园1个,示范带动农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增收,通过封山育菌,保护野生菌繁育生态环境,确保林地的湿度、温度、土壤条件符合野生菌生长需求,形成“松茸+牛肝菌、青头菌、奶浆菌、铜绿菌等”的野生菌繁育体系,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24年,全乡种植续断、紫丹参、滇红花、重楼、黄金等中药材3400亩,实现产量1410吨、产值3350万元;封山育菌5万亩,产值2036万元,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

四、整合文旅资源,文旅融合引客流

立足“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整合马家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十二兽舞、太阳女的故乡、三尖山立秋会等民间文化资源和千亩马缨花古树林、低热河谷等自然景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美丽乡村+旅居乡村”发展模式,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整合马家村、树苴上村、塔苦、二街他武等美丽乡村闲置民居,开发精品民宿5处30间。立足九街马家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独特优势,培育最美南景驿站,依托“山里人家”农家乐、羊汤锅美食店等南景线沿线餐馆,吸引游客体验地方美食文化,依托南景线沿线5000余亩阔松林,开发夏季帐篷露营基地,吸引游客体验采摘、避暑等生态旅游,立足三尖山立秋会等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发展节庆文化经济,推动法古么村集体经济发展,立足营盘山村干海子到迤能村迤能山千亩马缨花古树林,五街河低热河谷资源优势,串联千亩马缨花古树林、低热河谷等自然景观形成生态旅游带,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通过“四轮驱动”策略,聚焦煤矿、土地、林业、文旅四种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树苴乡成功激活了资源经济新动能,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