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东华镇路上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局,深化强基链、致富链、幸福链“三链”融合,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锚定“强基链”,以组织振兴激活发展动能。头雁领航强队伍。实施“班子年轻化工程”和“青蓝结对”计划,优选4名驻村队员与3名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建立“周调度、月比武、季考核”成长机制,锻造“双带”能力强的“头雁方阵”。阵地升级优服务。完成8个村组活动阵地“四统一”“四规范”标准化改造,实现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打造集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矛盾调解为一体的“10分钟党群服务圈”。机制创新性发展。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构建“党总支+党支部+驻村工作队”三级联动机制,创新“党员带头承包种植”“党员包片连户”“支部领办产业”等模式,14个村民小组因地制宜、长短互补,以党建联建带动抱团发展,为“产业增值、农民增收”注入“红色动力”。
——延伸“致富链”,以产业融合带动群众增收。特色产业筑基强体。锚定“种好一棵药”目标,建立“高校+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建成2000㎡育苗大棚,研发“肥料喷淋系统”并获国家专利,规模化种植百部、黄精、白芨等中药材400余亩,年产值超300万元。利益联结双向增收。创新“三七分成”利益联结机制和“月度考核+奖优罚劣”管理方式,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管”模式,种植户和村集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农户实现“租金+分红”双收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50余万元。产业互补延链增值。构建“长线保收、短线增收”产业矩阵,发展烤烟800亩,特色果蔬1000亩保障村民短期收益,组织65%劳动力利用农闲空档期采摘野生菌,年采摘量15吨,创收30余万元,实现“农闲不闲、收入不断”,人均纯收入三年连增15%以上。
——夯实“幸福链”,以“三化同步”建设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全域化”。通过“上级帮扶一点、挂点单位解决一点、村集体经济使用一点、群众投工投劳节省一点、爱心人士捐赠一点”的五个“一点”筹资模式,配齐篮球场、农家书屋等场地设施,道路硬化率、安防设施覆盖率、饮用水安全率、污水治理率均达100%。人居环境“品质化”。实施绿美乡村行动,以党支部带头、党员参与带动干群共治,在乡村公共空间、群众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打造小生态板块,绿化公共区域达5000平方米。推行生活垃圾“户投、村收、集中处理”闭环模式,开展“干净人家”“美丽庭院”评比,实现“河渠无黑臭、村庄无死角”,获评云南省卫生村。乡风文明“浸润化”。设立村史馆传承脱贫记忆,开展公益美育教学增强文化自信,创新“墙绘宣教+超前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建成标杆村落2个,实现“环境美”与“风尚美”互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