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爱警暖警”作为凝聚警心、激发活力的重要抓手,将暖心服务转化为民警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暖警惠警的新路径。
(一)建立“靶向式”思想引领机制。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思想特点,采取“党委班子挂点、支部书记包片、党员骨干结对”的思想动态摸排网络,落实谈心谈话“321工作”制度,精准掌握党员民警在职业认同、心理压力、家庭困难等方面的诉求。今年以来,开展党委书记集体廉政谈话1次,全覆盖谈心谈话1轮次500余人次,春节、五一、国庆重要节点谈心谈话3轮次。
(二)强化“全链条”职业安全防护。一是全面提升民警综合素质。针对基层民警执法过程高风险特点,建立“事前培训、事中防护、事后维权”全链条保障机制。制定年度全警基本能力达标训练方案,今年以来组织“线上+线下”全警覆盖的政治理论及基本能力达标测试共7次,对全警业务能力和综合体能等进行“全面体检”。二是破解“组训难、教官荒”难题。成立“教官工作室”,选配53名学员开展“一所一队一教官”培训。三是完善事后维权机制。督查审计、政工室、治安大队等内设单位联合成立维权委,对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行为快速处置、依法维权,年度成功维权3起,为2名党员民警澄清正名,让民警执法有底气、干事有信心。
(三)构建“全覆盖”身心健康监测预警体系。针对民警身心状况特点,建立完善《楚雄市公安局关心关爱民警辅警身心健康八条措施》,在落实每年民警体检基础上,今年为辅警争取每人300元专项经费保障,7月前完成724人辅警体检。同时,针对“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民辅警健康档案,建立健全“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基础台账,党委班子成员逐一挂包联系,实现患病民警辅警全覆盖,每季度开展1次跟踪回访,针对性做好救助工作。2025年,建立完善重点监测人员档案73人。
(四)打造“沉浸式”警营疗愈计划。针对民警值班备勤处突压力大、身心状况长期亚健康等问题,积极探索“科学用警+文化润警”新路径,推出“警营疗愈计划”,通过组织卓有成效的健康干预服务,让广大民警在工作高压状态下能得到放松和释放,传达“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2025年,邀请省级专家学者开展1场次压力与负性情绪管理”的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定制1轮次警营舞蹈专属课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医理疗进警营”理疗活动。
(五)完善“盾牌式”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针对工作高风险特点,打通就医“绿色通道”,全面推动落实民警职工辅警因公受伤、致残第一时间享受优质高效医疗资源和救治保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就医难题。落实因公牺牲家庭、因公伤残的优抚政策,2025年春节为因公牺牲13户家庭送去慰问金3.9万元,及时为家庭遭受突发性变故民警申报抚恤待遇金12人3.6万元,办理工伤认定5人,走访慰问基层一线因公受伤党员19人。针对公安工作时间不稳定特点推行“暖警联络员”制度,在暑期联合组织90余名民警、辅警子女参加“警营托管班”“少年警校”,成功为20余名民警、辅警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解决民警子女教育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