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紧扣破解农民“市民化”、农村“空心化”、农业“规模化”难题,锚定“强州府”战略目标,以组织化推动为关键抓手,创新建立乡村产业服务社,打造了组织强、产业旺、人才聚、群众富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楚雄市乡村产业服务社是楚雄市委、市政府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产城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举措。乡村产业服务社依托闲置校舍改造建成,集成建设了党群服务站、就业创业服务大厅、工人公寓、特色民宿、中央厨房等场所,配套设施完善,为产业发展、企业入驻、群众就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架起产业、企业、群众就业间的“连心桥”。

在服务产业方面,楚雄市以乡村产业服务社为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人社、农业和龙头企业等资源,以“鲜花夜校”为载体,结合务工者需求,开设花卉种植技术、电商直播运营、特色林果管护、健康养生等“点单式”技能培训课程。为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还牵头积极邀请省州农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担任讲师,采取“理论+实操”模式授课,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

在服务企业方面,楚雄市创新“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开发“楚雄云上幸福里”数字化用工服务平台,设置“扫码求职、热门岗位、最新招聘、直播培训”四大功能板块,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求职者信息的动态更新、精准匹配。该平台不仅能让群众“指尖找岗”,还具备培训、工资结算、保险集采等多重功能,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工人赔付标准、保障务工者权益。自平台上线以来,已吸引6万余名求职者注册,200余家企业入驻,发布就业岗位1万余个,匹配用工求职需求2000余起,成为企业与务工者之间的“数字红娘”。

在服务群众方面,楚雄市将乡村产业服务社作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重要平台,全方位拓宽渠道。在运营过程中,村集体公司与服务社运营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服务社运营公司定向提供劳务服务,从中提取一定比例服务费,村集体以闲置资源入股服务社,定期进行股金分红,服务社还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将收益的5%反哺村级公益事业。农户则可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公司和服务社,以土地流转租金增收,还可以在服务社找工作、就餐,方便就近就便就业,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让群众“不离乡、不丢田也能增收”,真正实现了“小服务”撬动“大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