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精准服务显担当 主动作为促发展

发表时间:2025-10-21 08:24 信息来源: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今年以来,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坚持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三张清单”“三零机制”和“三化要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强州府”行动实施贡献坚实力量。2025年7月,被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

——党建引领,锻造过硬作风“先锋队”。一是大胆“用”。根据干部队伍结构和人员能力情况,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将敢担当、能干事、挑重任的干部选配到重点关键科室,2025年新任用科室长3名、轮岗交流1名,让干部在新的工作实践中磨砺意志、在解决问题中练就本领。二是帮带“育”。班子成员当好“施工队长”,带头谋划工作、牵头攻坚任务、率先冲锋在前,以“跟我上”的担当引领队伍。实行“以老带新”培养机制,安排5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老干部带领5名入职时间较短的年轻同志,构建“中青老”协同发展的良性梯队,有效破解业务骨干“青黄不接”难题。三是积极“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实年轻干部递进培养。着力推进“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中层干部和科级领导后备干部”的双培养工程,目前正在培育入党积极分子2名、党员发展对象1名,储备股所级后备干部3名,向组织推荐科级领导后备干部2名,为队伍建设筑牢组织根基。四是全面“提”。创新开设“发改讲堂”,系统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由班子成员轮流主讲“理论课”“政策课”“党史课”“党纪课”,科室负责人定期讲授“专业课”“实践课”,干部职工常态化交流学习心得与工作体悟。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倒逼干部职工对重大理论、重要政策、关键纪律、核心业务进行系统性深度学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任,冲锋在发展改革工作第一线。

——谋篇布局,当好经济发展“五大员”。一是当好“参谋员”。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州稳增长政策措施,牵头研究制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政策举措,聚焦增量动能培育。目前,全市已培育“四上”企业568户,占全州总量的24.9%,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当好“作战员”。深化“参一数字科技模式”,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平台生态及政策支撑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2家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构建“1地1仓5中心”体系,积极对接洽谈大龙网、忽米科技、闪送科技等平台企业,带动企业主体“上云用数”,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产业—创新—平台—政策”协同推进的数字化发展格局。三是当好“协调员”。扎实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研判、预警、应策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2025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8.18亿元、增长5.3%,对全州经济贡献率达35.5%;1至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22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在全州排名第2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0.6%,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当好“服务员”。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开展服务企业需求“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推动“巡回巡诊”“上门问诊”,开展走访123场次,召开企业座谈会18场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64个,为招商引资企业协调办理事项47件。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在“融信服”平台注册发布贷款需求,2207户中小微企业获贷34.21亿元,占全州获贷总额31.2%,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五是当好“战斗员”。将“三个清单、三零机制、三化要求”部署转化为攻坚实效。立足职能精准划定“不放松的人”16类、“不放松的地方”16项、“不放松的事”100项,建立三级责任体系,通过主要领导跟踪问效、党组会议研判,构建闭环攻坚机制。践行“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模式,腾出八小时深耕项目、企业、群众一线,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要求贯穿发展改革工作全过程,不断攻克发展难点。

——攻坚克难,打造项目建设“加速度”。一是牵住项目“牛鼻子”。谋划项目是项目建设第一步,也是形成有效投资的“牛鼻子”,在市发展和改革局成立项目谋划储备专班办公室,滚动谋划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484个,总投资772.18亿元,富民工业水厂及输配水管网、云甸零碳园区等11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楚雄民用机场、楚景高速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进入省、州重点项目盘子。二是把牢政策“风向标”。深入学习研究国家和省州出台的利好政策,采取“本脑+外脑”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下发项目谋划政策导向6期,精准做好政策解读、项目谋划建议和资金争取工作。2025年以来,全市争取到位专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11个、资金8.41亿元,占全州总量的63%,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三是按下项目“快进键”。加强协调服务,做好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抓好项目前期、开工、在建、竣工四个环节管理,东南绕城高速、白衣河水库、城市更新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2025年引进华能澜沧江公司落地吕合镇,建设20万千瓦的共享储能项目,通过全程保姆式服务,项目从开工起,用时81天建成投产,再创楚雄市项目建设“当年谋划、当年招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达规”的新速度。四是种好项目“责任田”。在统筹推进全市项目投资工作的同时,立足本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目前,6个集中式光伏和1个储能项目全部并网,小岗箐煤矿、分山排煤矿等项目即将竣工,三棵山风电、算力中心、低空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将逐步成为“滇中增长极核心引擎”的重要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