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高新区全面提升干部经济工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5-09-02 08:32 信息来源:楚雄高新区  作者:罗虎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高新区“又高又新”的指示要求,聚焦“大抓产业、主抓工业”,将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经济工作能力水平作为落实州委“九项机制”部署、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的核心举措,系统推进干部产业洞察力、政策执行力和创新服务力建设,全力锻造“懂产业、精政策、善服务、敢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助力实现“强州府”“7个最”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系统培养,夯实专业根基围绕干部队伍培养目标,楚雄高新区制定实施《“大抓产业 主抓工业”专业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构建学习培训、实战锻炼、激励保障协同发力的培养体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多措并举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坚持好“三三制”(30%时间学政策、30%时间进企业、30%时间外出对标)学习、集中学习、月学习例会、务虚会研讨等具体工作要求,锻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专业精神突出的干部队伍,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州产业干部培育基地和产业人才聚集高地。拓展多元化培训渠道,累计组织26人参加专业培训,外派3名干部赴上海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进一步拓宽视野。围绕化工、金融、项目管理等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精准对接需求,引进硕士2人,通过公开招聘补充专业人才19人,有效缓解了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优化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编内+编外”分类管理、统筹使用模式,统筹用好用活公务员、事业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将70%的编制资源向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集聚。聚焦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修订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出台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创新编外人员成长路径,将学历提升、技能考证、竞聘管理岗位等激励纳入培养体系,目前,12人通过自学培训提升学历,13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39名编外人员通过竞聘走上管理辅助岗。优化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在经济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今年以来,推荐提拔处级领导干部1人、科级领导干部2人,形成了重实干、重实绩的良好导向。

——实战砥砺,提高履职本领坚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锻炼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推行产业链“六个一”工作法,让干部在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项目建设、数据分析的全流程中,深度锤炼产业链思维和项目服务能力。截至目前,13个项目开工建设、6个项目竣工投产,园区产业链跃升新势头正劲。全面推行“2115”服务企业工作法,干部每2个月全覆盖走访企业1次,开展1次分析研判,形成企业经营、发展计划、困难问题、请求事项、上下游企业5张清单,精准对接需求、破解难题。机制推行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48家,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46个,帮助川至电子公司解决‌市政双电源供电问题,推进企业投料试生产;助推岷江建材成功签订1.2亿元管材供应项目合同;帮助衡楚药业、云辣生物解决资金困难,加速项目投产,企业培育成效显著,1—6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限上商贸企业15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户,实现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31.1亿元,增长2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16亿元,增长12.7%;实现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80.75亿元,增长2.9%;实现园区营业收入427.52亿元。

楚雄高新区正持续锻造一支懂产业、会招商、优服务、强管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书写产业崛起新篇章,为高新区乃至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云甸化工园区通过专家组现场审核认定,以“彝药出海”带动“云药出海”的国际出海计划迈出新步伐,“创指贷”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被省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干部队伍焕“新”推动产业发展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