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老年大学着力引导“银发学子”发挥余热、服务社会,聚焦先锋领航、创新作用发挥、构建展示平台,让老年大学成为老同志“老有所为”的主阵地。

——深化先锋引领,贡献银发力量。强化党建引领,将思政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开设“开学第一课”,通过专题辅导等方式让老年学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厚植“红色情怀”,2024年楚雄市老年大学教师学员编排爱党爱国主题的文艺节目54个,引导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市老年大学校本部成立“威楚银发专家志愿服务站”,从老年学员中招募来自各领域的银发专家60名,组建“威楚银发专家志愿服务团”,形成覆盖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全领域服务网络,积极开展义写春联、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48场次,惠及市老年大学学员及周边居民3100人次,“银雁领航”效应不断发挥,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创新作用发挥,助力社会发展。创新“银发助力+文旅”模式,探索威楚文化“走出去”,外地游客“引进来”的老年大学“游学养”办学新模式,组织开展市老年大学学员外出游学,引入市外老年大学到楚游学,以银发力量助推文旅产业发展。探索“技艺传承+社区增收”模式,栗子园社区老年大学与社区“彝绣车间”开展合作,开设彝绣培训班,采取“学校+车间+合作社”机制,助力彝绣技艺传承与社区集体经济增收。发挥“老年教育+文化传播”效应,学桥街社区老年大学发挥市诗词楹联学会驻地优势,开设诗词书画班次,并定期开展诗歌吟唱会、书法评比会,同时向各类媒体投稿,使社区老年大学成为传播中华书画文化的阵地。

——搭建展示舞台,绽放银龄风采。每年举办老年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离退休干部作品“展示展览展演”活动。市老年大学舞蹈代表队展演的节目曾被云南卫视展播,楚雄市新时代老年人风采得到充分展示,老有所为目标不断实现,银发正能量进一步凝聚。退休干部尹发兰说:“在市老年大学,我可以展示自己所学并回馈社会,我们有了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