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楚雄高新区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产业强链”破题开局,增长动能多元释放,推动绿色转型。

云南云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玻璃瓶中晶莹的辣椒碱晶体,正折射出楚雄绿色食品产业的变革之光。通过水溶性萃取技术,辣椒的价值实现了质的飞跃。企业攻克定向提纯工艺后,辣椒碱提取率跃居行业前列,仅8个月就创下8600万元销售额。云南云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主管、品控总监崔瀚介绍,与传统工艺相比,辣椒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利用率比传统工艺要高,其次它的安全性比传统工艺要高,第三点是提取率较传统工艺要高得多。
科技不仅提升单品价值,更在拉长产业链。萃取产生的废料经生物转化制成菌肥,下月起将以成本价返销农户,既降低辣椒种植成本,又构建起“种植—加工—循环”的低碳闭环;天然辣椒碱更拓展至医药、军工领域,产品溢价空间大幅度提升。到2026年,企业辣椒种植基地将扩至3万亩,带动1500余农户嵌入产业链。

企业创新活力的背后,是园区“智改数转”战略的坚实支撑。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楚雄高新区持续推进“创指贷”试点工作,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今年1至5月,向园区内科技型企业发放“创指贷”贷款9143万元,让高原特色农产品插上科技翅膀。在云南千味德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罐罐羊汤锅罐头完成封装,贴好标签后即将发往成都。预制菜让非遗美食成了“时空快递”,把彝乡的烟火气送到了全国各地,这份承载着彝族文化的美味,正通过工业化路径焕发新生。

依托“滇菜研究中心”,千味德源公司攻克超高压锁鲜工艺,羊汤锅、厚牛干巴等20余种特色菜肴实现标准化量产,既保留民族风味,又满足规模化市场需求;渠道壁垒逐步打破,“智能化运输+电商”构建起高原味觉输送通道,羊汤锅系列产品在江浙沪持续热销,下一步将通过中非贸易通道进入非洲市场;2025年推出的彝族年夜饭礼盒单季创收500万元,带动原料产地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云南千味德源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善从灿表述我们想通过客户预订,还有就是整体地收集客户的反馈,再进行这个产品的质量升级,预计在2026年初,整体推向社会,以后大家都可以在超市里采购到我们的预制菜产品。

高端化升级持续发力,预制菜向功能性食品延伸;智能化渗透加速,生产线自动化率超60%;绿色化认证先行,9家企业获有机认证。楚雄高新区绿色食品园区的集群效应持续释放,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目前,园区已集聚22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9家,构建起从种植、加工到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

2024年8月,楚雄高新区设立投促服务工作站,通过“一对一”走访摸排,已为企业解决项目配套、人才短缺等60多个难题。园区还将引进魔芋精深加工、植物蛋白提取龙头企业,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百亿级集群迈进。从科技赋能的价值跃升,到文化激活的市场突破,再到集群锻造的规模效应,楚雄高新区正以绿色为底、创新为笔,让高原特色食品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释放新活力,写下生动的“楚雄答卷”。楚雄高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彭朝聪表示,下步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服务好老企业,促进园区企业的智能化提升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再就是盘活一些停产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的模式,引进一些带动性强、产业前景好的产业来壮大园区经济,他们也将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的作用。今年1至6月,楚雄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19.33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1.3%,在高原大地上种出了“绿色经济”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