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依托“云药之乡”品牌优势壮大产业发展 着力打造“旅居楚雄 康养胜境”

发表时间:2025-04-18 09:01 信息来源:中共楚雄市委宣传部  作者:李燕娥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深挖中彝医药文化丰富内涵,依托“云药之乡”中彝医药品牌优势,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业态多元的健康产业协同发展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健康产业集群,全力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做大集群、叫响“旅居楚雄 康养胜境”品牌,提升“健康楚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化种植端,依托“云药之乡”品牌优势,稳步推进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强化科技赋能,为中彝医药产业化发展提质。要加快完善中彝药材物流体系,打造中农联中彝药材交易集散中心,加快把楚雄高新区建成全省第二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持续打造中国彝医药研发中心,发挥名老中医品牌引领作用,推动彝族医药走出去。推进建设以居家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民政”“公立医院+国资”“公立医院+民资”“民政+民资”四个模式,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推行“五星”服务模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精准化管理服务。要探索“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建成首家中国彝医药康养园。要推进紫溪康旅小镇打造,加快青山湖康旅度假区和灵秀湖康养度假区的建设,激活“康养楚雄”IP。

——优化种植,为中彝医药标准化发展打基础。依托“云药之乡”品牌优势,稳步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目前,全市建成300亩以上中药材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2个,300亩以上连片中药材示范基地4个,有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协会)12户,加工科技型企业21户,中药材流通交易市场1个,以基地示范种植带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础不断夯实。

——科技赋能,为中彝医药产业化发展提质。引进全省唯一一家破壁饮片试点研究企业,成立全省首个中药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制定中药配方颗粒标准546个,中药破壁饮片备案64个。建立1个中药配方颗粒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核桃油系列国家标准验证联合实验室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聚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2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老拨云堂、盘龙云海成为全国驰名商标,科技已成为中彝医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强平台,为中彝医药规模化发展提速。加快完善中彝药材物流体系,打造中农联中彝药材交易集散中心,入驻企业35户,与省内外10余户药企签订合作协议,与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签订“数字云药”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协议,在楚雄高新区建成全省第二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成庄甸、赵家湾2个专业化医药园区,拥有药品批准文号286个,聚集生物医药企业45家。多头用力,产业规模化效应正在凸显,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打造品牌,为中彝医药品牌化发展提势。持续打造中国彝医药研发中心,建成8条生产线,生产15种剂型产品,共研发4个国药准字号,荣获国家级、省州级科技进步奖47项。大力挖掘“彝医水膏药”“民药胶囊”等品牌价值,研发制剂36种,其中彝药特色制剂24种。发挥全国著名彝医药专家张之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惠祥等名老中医品牌引领作用,让彝族医药走出去,打响楚雄中彝医药品牌化之路。

——完善机制,探索中彝医药医养结合新模式。推进建设以居家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市17家公立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成率达100%。探索“公立医院+民政”“公立医院+国资”“公立医院+民资”“民政+民资”四个模式,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推行“五星”服务模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精准化管理服务。

——康旅融合,打造中彝医药医养旅新标杆。探索“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建成首家中国彝医药康养园。打造紫溪康旅小镇,规划建设青山湖康旅度假区和灵秀湖康养度假区,激活“康养楚雄”IP。加快中彝医药强链项目建设,开发中药种植示范及观光康养一体项目,中国彝医药博览馆先后创建为云南省科普基地和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制作植物药鲜药标本100余份,干药标本1126份,腊叶标本5125份,药材样品1157份。截至目前,楚雄市被省卫生健康委命名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全市有被省卫生健康委命名的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个,省级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3个。

——体旅融合,打造中彝医药康体融合新胜地。以健康县城创建为契机,将全民健身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推动健身场所“应建尽建”。以远大大健康产业城为圆心,辐射延伸建成体育公园4个、体育场馆14个、篮球足球排球场地1841块、健身路径232条、健身步道280公里,城乡健身设施覆盖率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3平方米,建成“15分钟健身圈”。通过组织城市马拉松赛,格兰芬多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不断提升楚雄城市品牌气质和影响力,每年组织群众性健身活动80场次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3%,国民体质监测合格及以上人数达9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体育人才“一站式”选拔培养体系,学生体质监测优良率达51%。荣获国际大赛奖牌4个,全国联赛奖牌22个,体操、青少年足球等比赛成绩全省领先。

下一步工作中,楚雄市将深挖中彝医药文化丰富内涵,充分发挥中彝医药优势,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业态多元的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健康产业集群;全力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做大集群、做响品牌,提升“健康楚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楚雄篇章提供健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