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楚雄市聚集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前沿阵地作用,精准发力,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坚决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四大安全”底线,让辖区人民群众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一)念好“当”字诀,当好食品安全“守护员”。
一是各级包保干部积极认领任务,全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食品安全包保督导26690户次。二是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全力抓好农贸市场、城乡接合部、校园等重点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防“三无”和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监督指导经营单位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实现食品源头可溯,安全可控。三是加大食品抽检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429批次,合格率97.75%,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念好“筑”字诀,筑牢两品一械“防火墙”。
一是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同向发力,聚焦零售药店、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经营单位等重点场所,严厉查处无证经营、非法渠道购进、销售使用假劣药械、违规储运和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违法违规行为,检查药店456户次、医疗机构434户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25户次、化妆品经营企业680户次,覆盖率100%。二是如期完成抽验任务。今年以来,完成药品抽样86批次、医疗器械5批次、化妆品10批次,于7月全面完成2024药妆械监督抽验任务,抽检合格率达100%。三是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稳步提高“四项监测”报告的质量,分别上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1291例、481例、100例,保障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
(三)念好“拧”字诀,拧紧产品质量“安全阀”。
一是扎实开展成品油销售领域、烟花爆竹、电动自行车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督促经营单位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规范进货渠道,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今年以来,共检查各类经营单位456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坚决遏制质量违法行为。二是认真配合国家、省、州级开展监督抽查工作,今年以来共抽查各类工业产品306个批次(其中:省、州级共抽查235个批次,市级抽查71个批次),目前已检产品合格率达95%。三是持续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通过实地指导,准确掌握企业质量技术服务需求,共服务企业31家。
(四)念好“撑”字诀,撑起特种设备“保护伞”。
一是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推行运用云南省电梯共治平台和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强化动态监管,真正做到数据信息共联共享,审核认证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信息42条,电梯共治平台电梯绑定赋码率达100%。二是推进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微改革”,持续推进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使用管理,以信息化赋能保“瓶安”,审核气瓶1.8万只。三是强化教育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通报典型事故案例,引导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意识,共发放宣传资料76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