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以“强州府”行动为总抓手,直面基层实际、把握群众需求,推动资源要素、管理服务力量进一步向基层一线下沉,以坚实的党建基础、畅通的治理脉络、优良的工作作风,精准破除基层治理沉疴,凝聚城乡基层治理的澎湃力量。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通过统筹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供给、强化多方协同等方式,持续推进资源资金向城乡治理“最后一公里”倾斜富集,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效能。积极整合辖区各方资源,投入专项资金100余万元,通过统筹新建、资源整合和协调纳入的方式,建成103个暖心、舒心、融心、聚心线下党群服务站点,持续丰富城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内容,构建起“一核多点”五级党群服务体系,让党群关系更密、服务更优。持续做细做优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投资21.8亿元实施8个城市基础设施更新项目,创新建立“333+N”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完成格林天城、幸福里等10个“云岭先锋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建设,新建改建便民超市、老年幸福食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16个功能区,新建67个“一老一小”无障碍设施,让城市幸福根基更加稳固,居民幸福更有深度。
聚焦“精划细分、全域覆盖、精准服务”的目标,以“地缘+业缘+趣缘”为基础,注重“功能”“社群”作用发挥。划分设置覆盖全市16个乡镇(街道)、154个村(社区),村(居)民小组、自然村、住宅小区的4563个网格单元和2.75万个城乡微网格,成立1748个网格党支部、8059个网格党小组,整合区域人、地、事、物、情、理等要素,创新建立“楚雄微智理”平台,破除传统网格治理存在资源割裂、数据孤岛、响应迟滞的痼疾,构建起“治理网+组织网+数字网”三网融合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通过“扫码即报”实现治理微网格与诉求上报办理、政务办事指南和居家养老、幼儿托育服务指引等20余项服务“一键直通”,持续提高居民对城乡治理服务的感知度、满意度。
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精神,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七天工作法”,市级领导带头深入项目建设一线、乡镇(街道)、村(社区)示范开展“前出办公”,通过实地访、群众谈、一线问等方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由“坐诊”变“出诊”,到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和乡村振兴一线问需求、疏梗阻。建立“项目专班+项目党建联盟”服务保障模式,以“以函代证”,项目“一对一”跟踪式服务,保障10余个重大项目跑出10日内审批到开工建设“加速度”。在城乡治理服务中推行“前出办公”机制,推动村(社区)干部每周下沉至小组、小区、网格“前出办公”3天以上,实现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和聚集活动等“三必到四必访”。自机制推行以来,累计1607人次下沉城市社区网格开展服务,解决问题1356个,以服务“零”距离,构建城乡善治、暖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