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ncj-/2024-1121214 信息分类: 资金使用计划
发文日期: 2024-10-28
发布机构: 楚雄市乡村振兴局 生成日期:
称: 关于2024年第一批州级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计划的公示
号:

关于2024年第一批州级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计划的公示

发表时间:2024-10-28
字体:[    ]

根据《楚雄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州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楚财农〔2024〕72号),下达我市2024年第一批州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3.44万元。根据中央、省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和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需要,结合全市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实际,经与各项目乡镇实地调查核实,下达我市2024年第一批州级财政衔接资金233.44万元拟用于紫溪镇、西舍路镇、鹿城镇、东华镇产业建设项目及吕合镇、三街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体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1.拟安排资金151.64万元,用于紫溪镇、西舍路镇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及有机芒果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具体资金安排明细详见附表。

2.拟安排资金81.8万元,用于吕合镇、三街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体资金安排明细详见附表。

如对公示项目有异议,请向监督平台或市农业农村局投诉,投诉方式以来人来电或者署名来信(包括电子信函),对匿名方式提出异议的不予受理。

监督举报电话:0878—6169309,12317;邮箱地址:cxsfpbxmk@163.com。

附件:楚雄市2024年度第一批州级衔接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清单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3日

楚雄市2024年度第一批州级衔接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清单

单位:万元、户、人

序号

项目类别和项目名称

乡镇

村社区

建设地点

单位

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总投资

其中

受益情况

主要绩效目标

备注

衔接资金

其他资金

受益农户

受益人口

其中脱贫(监测)户数

其中脱贫(监测)口

合计

233.44

233.44

一、产业项目

151.64

151.64

1

西舍路镇达诺有机芒果基地道路建设项目

西舍路镇

达诺

芒果基地

公里

9

芒果基地硬化砂石路面铺设长9300m宽3.5m厚0.1m,合计3255m³;排水沟1km,30cm*40(宽)cm,沟帮厚0.15m,沟底厚0.1m,C25砼180m³;混凝土过水路面长300m宽3.5厚0.2m,C25砼210m³。

81

81

186

771

139

545

建成后由道良公司经营,改善群公司生产条件,受益人口≥771人。

2

楚雄市鹿城镇大东社区十三湾草莓基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鹿城

大东

庙下

915

C25砼硬化冬桃采摘运输道路1条:915米×3米×0.2米,合计549立方米。

33

33

26

118

3

11

冬桃管理和采摘受益26户165亩,群众满意度95%以上。

3

紫溪镇岔河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紫溪镇

岔河

梅子树、大麦地

1

岔河村委会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建新建100m³蓄水池1个,抽水站1个;大麦地小组新建25m³蓄水池1个,高扬程水泵1台,PE25管埋设1280米,380V电力线路205m,(单芯95㎡国标铜芯电缆YJV195线820m,12m长电杆三根,电表箱1个,及其他配电设施一批)

27.50

27.50

251

1051

47

181

以资产收益模式运作,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村集体经济≥2万元每年。

4

楚雄市东华镇马龙河芭蕉种植建设项目

东华

邑多么

力峨么

路上村

马龙河

万株

2

马龙河种植芭蕉2万株。

10.14

10.14

238

995

38

147

带动3个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238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000元。

5

二、基础设施

81.8

81.8

6

楚雄市吕合镇干田杨木新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

吕合镇

干田

上罗

3

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2956m³,回填3570m³;M7.5浆砌石档土墙727.53m³;PE给水营212米,DN300波纹管160米,化粪池2个,排水沟235米。

54

54

16

85

3

1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受益人数≥85人

7

三街镇天生坝村大村上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

三街镇

天生坝村

大村、上村

110mmPVC管6780米,氧化池(6立方米)10个,过滤池220个。

27.8

27.8

170

702

23

67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受益人口≥7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