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镇位于楚雄市西部,距市府鹿城100公里,东与楚雄市大过口乡交界,西与楚雄市八角镇、树苴乡相连,南与楚雄市中山镇接壤,北与南华县一街乡毗邻。南景线、南大线公路穿境而过,是楚雄市府鹿城通往树苴、八角、中山、大过口、西舍路的主要通道。是一个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历史古镇,曾是楚雄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楚雄的革命老区。1950年为八哨联合政府驻地,称前安乡;1951年为楚雄第六区;1959年成立三街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镇。
全镇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切割较为严重,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45米,最低海拔1200米,相对高差1445米,镇政府驻地海拔1780米。三街河由北向南纵贯全镇境内,流经八角镇后注入礼社江。镇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800.00毫米,主导风向为西南风,主要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等,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冰雹、泥石流、滑坡等。
三街镇下辖三街、多衣树、上新房、力戈、土墙、天生坝、蚂蝗箐、背阴、普嘎、酒簸、黑泥11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306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彝、苗、白、回等多个民族。全镇有6681户23861人,其中:男12099人,女11762人,农业人口3848人,非农业人口199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117人/平方公里。全镇有41个党组织,其中:11个村党总支,下设26个党支部;4个机关事业党支部;121个党小组,有党员897名。
三街镇有耕地面积2.1万亩,其中:水田3200亩,占耕地面积的15.2%;旱地1.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8%,人均耕地0.87亩,林地21.75万亩,其中公益林13.71万亩,商品林8万亩,人均有林地9亩。
三街镇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主要矿产资源有无烟煤,初步探明储量531万吨,涵盖全镇8个行政村。三街镇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烤烟、萝卜、魔芋、小米辣等,主要农副产品为生猪、黑山羊、牛、魔芋、香菌等,主要经济林果有核桃、茶叶、冬红梨。
三街镇主要野生动物有白鹇、猴子、麂子、野兔、豪猪、野鸡、猫头鹰、斑鸠、画眉等。主要植物有云南松、高山栎、山茶花、马缨花、杨梅、竹子等。野生食用菌有松茸、香菌、木耳、鸡枞、牛肝菌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面对各种社会风险挑战和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目标,聚焦州委发展定位,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抢抓机遇,稳中求进、变中求进、难中求进、实干奋进、逆势而进,圆满完成镇十届三次党代会和镇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抓项目、促投资,经济发展释放活力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2378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万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7897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1.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4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4.7%,新增市场主体278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43.1%。完成公共预算收入1136万元、向上争资288万元,完成烤烟收购88万公斤,烟农收入3147.5万元、均价连续6年全市第一,在全市“八比八拼月擂台”行动中夺得红旗12面,2023年上半年大比拼综合考核排名山区乡镇第2名。
项目建设有力推进。投资1098万元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和1300万元垃圾处理厂项目开工建设;投资8600万元的三街河河道治理项目,投资1130万元覆盖普嘎、酒簸、黑泥、三街4个村委会48个村民小组的公山水库农村集中供水保障项目稳步推进;投资9.6万元完成长龙潭、秧田箐水库雨水情和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投资31.2万元完成蚂蝗箐村委会小集镇、酒簸村委会自可么等7个小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投资100万元完成普嘎际龙山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投资880万元完成数字家庭、网络线路整治优化、基站建设项目,投资120万元完成天生坝大村至秀水塘3.4公里路基改扩及硬化项目,投资239.5万元实施大田丫口至三街到大风丫口公路养护和部分村组公路安防工程。
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发放肉牛贷款957户、5419.9万元,承保肉牛保险1412头,累计种植巨菌草1845亩,肉牛存栏12757头,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万元建成光枰肉牛养殖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种植工业辣椒1800亩、贡菜3000亩、烟后套种萝卜1000亩,三街蚂蝗箐茶厂滇彝茗绿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带动普嘎、背阴、天生坝、力戈4个村委会近500亩茶园持续增效,土墙村委会工业辣椒种植被省、州评为“一村一品”专业村,上新房村委会被州级评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村委会,光枰肉牛养殖场被市级评为冻精改良示范点。新兴产业焕发活力,采取“党建+协会+彝绣车间+绣娘”模式发展刺绣产业,成立刺绣协会1个,彝绣车间1个,刺绣展厅2个,培育龙头企业2户,销售额450万余元,带动1000余名绣娘增收致富,户均增收3000元。成立三街镇电商服务站1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个,组队参加全市电商直播大赛获得“楚雄市电商直播巾帼创新创业奖”一等奖和“最佳带货”二等奖,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招商引资再结硕果。“一把手”招商走出去6次、请进来15次,申报招商项目14个,协议总投资42700万元,成功入库7个,完成招商引资374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4.7%。投资200万元的云南楚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贡菜推广种植加工项目、投资500万元的云南俊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力戈茶厂提质增效项目成功落地建设;云南澳克斯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肉牛冻精改良项目、云南云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辣辣椒推广种植及加工项目、州文化发展集团公司彝绣产业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一年来,我们强三农、促振兴,乡村面貌不断改善
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新纳入监测帮扶2户10人,风险消除回退1户2人,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认定标注5户13人,对未消除风险的7户有劳动力家庭实施开发式帮扶;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1个,脱贫劳动力就业1280人,申报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186人14.62万元;对1万元以下112户全部落实“一户一方案”一对一帮扶,小额信贷累计发放64户303万元发展产业助增收,认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41人次纳入雨露计划帮扶9.15万元。全镇脱贫户、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5738元、13964元,分别增长12.8%、16.1%,市对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结果排名全市第3。
农业基本盘保持稳定。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65万亩、产量1.31万吨,实施占补平衡提质增效项目3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个,新增水田304.5亩,新增耕地555.6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蔬菜产量2.5万吨、肉类产量0.3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53亿元,主要农产品实现供需平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个、家庭农场22个,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完成2021年至2022年耕地流出整改图斑共279个506.5亩,完成2023年第一批疑似耕地流出图斑排查整改214个8217.8亩,整改销号卫片执法图斑28个,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投入198万元完成11个村委会村庄规划编制。全域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集中攻坚“秋风”行动,完成污水集中治理小组72个、分散治理小组24个。投入10.56万元完成22个村小组村名牌建设,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383座、兑付254.32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集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3.5万元建成酒簸村委会大荒地、仓房小组活动广场、配套沟渠,投资30万元建成力戈大村村间道路30米、停车场2个、安装路灯20盏,投资10万元建成上新房村委会停车场1个,实施农房抗震改造62户补助93万元,开展农村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整治销号19栋,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面推行河长制,选聘8名公益性岗位为专职巡河员,开展“清河行动”30余场次,清理河湖岸线40余公里,河长制考核全市排名第三;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严格落实林长制,争取20万元实施200亩村庄绿化,投入20万元采购森林草原防灭火设备,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查处毁坏林地案件3起,野外违规用火5起,失火刑事案件1起,整治非法采砂点1处,核查林业图斑11个,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报批制度,受理野生动物肇事案件248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兑付涉林惠农资金227万元,“30年封山育林、畜禽圈养”成果经验在全州推广,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2.8%,58个村被州、市命名为绿美村庄精品示范村,11个村委会全部创成省级森林乡村。
一年来,我们补短板、惠民生,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7%、98.3%,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4.57万人次625.57万元,发放死亡丧葬费247人49.27万元;抓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劳动技能培训3期587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68人,申报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4人3万元;救助政策有效落实,发放城乡低保419户1032人330.6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112人133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225户43.8万元,发放高龄补贴410人25.7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90人37.5万元;累计兑付惠民殡葬补助资金627人207.8万元,发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补助资金117.45万元,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育儿补助41户11.78万元,申报政府代购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110人5500元,申报政府购买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1615户8.1万元,发放自然灾害受灾救助资金8.04万元、棉被70套。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23年参加中考112人,600分以上26人,中职升学率达到98%,中考平均分全市排名第五、山区排名第一,小学教学达标率逐年提升,学前教育适龄入学率居山区乡镇前列。争取5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争取16.3万元物资帮扶困难学生。三街中学、中心小学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校园”,三街中学荣获州级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边远山区片一等奖。健康服务显著提升,投入20万元完成卫生院手术室改建,投入4.4万元完成天生坝、黑泥、酒簸村卫生室改建,投入11.3万元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胸痛救治单元通过州级验收,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通过省级评审,成功创建州级健康乡镇,酒簸村委会创成州级健康村,11个村委会全部创成省级卫生村,国家级卫生乡镇通过州级评审。
公共服务能级提升。推动“四个一”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明确服务事项和行政职权清单,承接市级赋权事项8类230项,受理便民服务事项4156项,覆盖率、办结率、评价率均达100%。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审批“一户一宅”“四到场”制度,审批农村建房73宗。公益性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投入11万元完成三街文化站提升改造,投入3万元建成三街、土墙全民健身设施2套,文化站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市级优秀综合文化站、市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唐家大院、唐氏民居成功申报为州级文保单位。投入10万元实施完成三街烈士陵园提升改造项目,投入48.9万元新建公益性公墓墓穴350个,投资12万元完成公墓公厕建设。
一年来,我们防风险、保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平安建设长效稳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开展“大清查”行动6次,查处治安行政案件72件,破获刑事案件8件;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和命案防控攻坚行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5件,化解103件;统筹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电信诈骗、打击防范邪教、禁毒等工作,完成反诈APP安装2500余人次;加强重点人群管控,对75名安置帮教人员、13名社区矫正对象、154名精神障碍患者落实管控措施;推进信访示范乡镇建设,办结信访事项30件,三街司法所被命名为州级“枫桥式司法所”,三街镇被州、市表彰为连续五年无命案乡镇。
安全底线守稳筑牢。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2023行动,开展综合性检查45次,排查治理各类隐患126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路检路查96次、查处违法行为1820起,消防监督检查9轮次,检查“九小”场所369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3份,安全生产事故保持“零控制”。落实“1262”预警机制、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15人综合应急队伍,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12场次,切实提高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基层治理精细高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夯实自治基础,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执行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推行“一约四会”,全年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200余场次。加强法治保障,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300余人,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树牢群众有事找法、遇事靠法的思想意识,让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基层治理常态。强化德治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成州级文明村(组)4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单位1个、文明家庭1户,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1人被评为市级“最美医务工作者”,1人被评为市级“新时代楚雄好少年”。
一年来,我们讲规矩、抓落实,政府效能持续增强
以党为领,对党忠诚。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真功、见实效,切实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以法为纲,循法而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镇人大主席团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全面落实镇村法律顾问制度,公开政务信息及各类工作动态152条,在“七彩云端”公开发布各类信息60余条。2023年全镇无行政违法案件,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以廉为尺,守廉实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清廉楚雄”建设十大行动,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涉农项目资金专项整治工作,“地毯式”排查清理项目440余个、资金1100余笔。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44.3%,公务用车费用同比下降14.9%。
一年来,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兵役征集、民兵整组、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统计、气象、科普、档案、工商联、防灾减灾、消防救援、供销、邮政、通信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工青妇、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