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树苴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应急、执法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树苴乡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法治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现将2024年度行政执法统计工作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数据分析
2024年度,树苴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全乡经营性场所进行综合消防检查178余次,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2次,使一大批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整治,有效地预防了各类事故。行政检查1件,违法行为查处率、隐患整改率均达到100%。2024年期间已办结的案卷中没有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件,无涉嫌犯罪的行政处罚案件。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树苴乡行政执法制度》《树苴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树苴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
(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2024年树苴乡行政执法人员参与法律知识培训7场次,目前全乡有执法证人员45名,持证率达75%,2024年新增10名干部职工参加楚雄市组织的行政执法证网上培训和考试,全乡执法队伍和执法力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活动。树苴乡综合行政执法队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动植物检疫、河道治理、农村垃圾处理、农产品安全等全面开展执法检查、排查,结合集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针对乱停乱放、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等“六乱”问题,联合多部门,重点加强农贸市场及周边、学校周边、交通主次干道的治理。2024年共常态化组织对乡基础设施维护、农业生产安全、乡村绿地、村容村貌、环境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开展综合检查累计10余次,检查商铺、宾馆、超市等经营性场所累计80余家。
(四)依法防范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有序开展应急处置。一是完善了由乡党政主要负责领导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办、队、中心(所)及各村为成员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制作防汛抗旱、抗凝保畅、森林消防、安全生产等6个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乡村两级合理搭配值班工作队,坚持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按要求做好值班记录和信息报告。在重要节假日、重要时段,乡党政班子深入重点林区、自然灾害点和矿山开展检查、督查,并依气象、水情、旱情及时发布监测预警,提醒督促各村认真落实安全责任,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防范重大安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2024年以来,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重点林区、自然灾害点和矿山等开展督查检查48次,转发天气预警预报信息100余次。二是全面开展了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对我乡重点企业、重点商户和各中小学实行登记建档,基本上摸清了各重点企业、重点商户和各中小学的分布情况和安全状态,为下一步实施监测监控打下了基础。
(五)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推行落实,行政执法文书基本标准、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健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力量不足。应急执法任务繁重,涉及林业草原、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但执法人员数量有限。并且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面对复杂的应急事件时,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执法。二是部门协调困难。应急执法通常需要多部门联动,如农业、应急、公安等。然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容易导致互相推诿责任,使得应急执法效率降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的培训。严格执法人员资格审查,规范行政执法证件核发,确保领证人员具备应有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力度,积极畅通各种学习途径和交流渠道,强化执法人员自觉学习意识,努力实现执法人员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稳步提升。
(二)进一步细化执法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确保执法行为有章可循以规范行政许可与处罚行为、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裁量标准,确保执法公平公正。健全和细化过错责任追究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保证行政权力工作的规范化以及高效化运行。
(三)持续完善与优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制度,将案卷评查作为提高办案质量、规范执法行为和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此项制度的优势,及时通报评查结果。同时针对案卷评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开展梳理分析,积极落实各项改进措施,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