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西舍路镇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市西南角,哀牢山腹地,礼舍江南岸,东与中山镇、新村镇隔江相望,西与景东县毗邻,南与双柏县接壤,北与南华县相邻,是连接两州四县的咽喉要地。距离市政府所在地187千米。全镇辖区总面积380.54平方千米,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4平方千米。下辖西舍路、达诺、清水河、安乐甸、保甸、闸上、下岔河、朵苴、德波苴、新华、龙岗11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小组,584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2024年末,西舍路镇辖区总户数5463户,18981人。镇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白族、瑶族、拉祜族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9632人,少数民族人口9349人。
【自然概貌】西舍路镇地处哀牢山腹地,属哀牢山系,地势呈由北向南骤高之势,东西最大横距17.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5千米。最高海拔哀牢山脉小越坟山2961米,最低海拔龙岗大河边691米,植被分带明显,森林覆盖率为69.53%。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溪间交错,整个地域属于元江水系,礼社江由西向东从边境流过,境内还有滴水河、洋火塘河、拉么箐河、依沙河、达诺小河、板桥河、保甸河、不管河、嘎么河、空心树河、噜拉河等河流,水资源占全市70%以上,水流量大、落差大,可开发利用性强,建有水电站4座(泥堵河三级电站装机容量15000千瓦、不管河三级站装机容量18900千瓦、不管河四级电站装机容量4000千瓦、保甸河一级电站装机容量5000千瓦)。
【气候特点】西舍路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山高坡陡箐深,地形复杂,全市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均在西舍路境内,垂直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由礼舍江河谷的20℃降至哀牢山顶的10.5℃,年平均蒸发量2677.4毫米,日照2518.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多集中在5—10月,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阴雨连绵,年平均霜期120天。
【资源特产】物产丰富,资源主要有:森林资源、水资源、金矿、铅锌矿、煤矿、铁矿、铜矿等;特产主要有:古树茶、大红菌、牛肝菌、鸡枞、松茸、有机核桃、红花椒、青花椒、火龙果、人参果、有机芒果、贡菜、辣椒等。
【文化旅游资源】西舍路镇坐落在苍翠奇峻的哀牢山麓,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峰秀、谷幽、水碧、云美的自然景观,691米到2916米间的海拔高差,彰显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别致景色,境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开发潜力无限,有溪泉蜿蜒,碧草连天的高山湿地水箐口;有高峡平湖,草甸平阔的山湖胜境董家坝;有神奇幽深,山水相映的清幽秘境枇杷箐;有奔腾不息,飞瀑挂壁的天然瀑布白水河;有清泉涓涓,古木参天的避暑胜地青石峡;有壁若刀削,水若天降的一线天峡谷让人叹为观止;有变幻无穷,胜似仙境的大观山云海奇观令人称奇,有姹紫嫣红,万木成林的火红马樱花竞相怒放;有绵延数里,万绿缀红的保甸红枫林金秋迎客;有古朴美观,冬暖夏凉的石头房世代传承。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氧吧,是全市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哀牢山生态旅游养生目的地。近年来,西舍路镇主动服务融入楚雄市文旅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挖掘乡村产业文化融合新业态,培树生态文化旅游节品牌,文旅融合快速发展,2024年9月16日至18日成功举办“秘境哀牢山 魅力西舍路”第三届生态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3万余人,线上直播观看超2万人次,带动农产品交易100余万元,拉动集镇消费20余万元,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