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镇】紫溪镇位于楚雄市首府鹿城镇西郊,镇政府驻地大石铺距市府鹿城10千米。东与鹿城镇接壤,南与东华镇相连,西与南华县雨露乡连接,北与吕合镇、东瓜镇毗邻。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紫溪山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紫溪彝村,旅游资源丰富。楚(雄)大(理)高速公路、楚(雄)南(华)一级公路、广(通)大(理)铁路、昆(明)楚(雄)大(理)铁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紫溪镇处于北亚热带高原季风带,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5℃,境内地貌呈西南高,东北低,为浅割波状起伏缓丘盆地和垄状起伏低山丘陵地形。最高海拔2502米,最低海拔1663米。2019年紫溪镇党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紫溪镇先后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云南省旅游名镇”“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云南省卫生乡镇”“楚雄州信访工作‘三无’乡镇”等荣誉。
紫溪镇辖前进、紫溪2个社区和冷水、云庆、紫金、母掌、岔河、平掌6个村委会,123个村(居)民小组。全镇国土面积243平方千米,山区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2021年末全镇耕地面积2.82万亩。全镇总户数为4622户,总人口1.56万人,其中:男性7838人,女性7788人。境内居住汉、彝、苗、白、回、傈僳等民族,其中:汉族人1.01万人,占总人口64.7%,主要集中在前进、紫溪、冷水、云庆、紫金等坝区和半山区村(社区);彝族4686人,占总人口的29.9%,绝大部分集中在岔河、平掌、母掌等山区村;其他少数民族831人,占总人口的5.3%,分布在紫溪山周围的高山地区。
紫溪镇境内紫溪山占地43平方公里,早在宋代以前这里就是佛教圣地,山间古刹林立,历代都有一些名士高僧在此修行,曾有“六十六座林、七十七座庵、八十八座寺”的说法。明清成为佛教名山,今存寺院遗址68处,和尚塔21座。紫溪山盛产茶花,据考证至少在1000年以前,现存留下来的一株“童子面”一树能开两色花,先开红花,后开白花,已成为茶花的奇观,是目前国内已知人工栽培最早的茶花。紫溪山茶花不但树龄早,而且品种之多,花色之全,在滇中首屈一指。民间有“云南茶花甲天下,紫溪茶花甲云南”之说。山内的“紫溪园”山水秀美,与山下彝寨,苗寨田园风光相映成趣;“亮水塘”烟波浩渺,林海莽莽,马樱簇涌;“紫顶寺”庙宇辉煌;响水箐飞瀑如帘,香果林树婆娑;“寂光寺”寺庙遗迹深藏林间;寨林古道有沩仰宗法师舍利塔;“紫溪彝村”葫芦笙、羊皮鼓伴篝火对歌。
紫溪镇地理位置独特,紫溪山穿镇而过,境内资源丰富,有铜、铁、砂、石等矿藏资源,猫头鹰、穿山甲等珍稀动物资源,秃杉、古银杏、金铁锁、云南山茶、龙棕、香果树、红花木莲、香水月季、牛筋条、长梗润楠、新樟、紫金龙、大理藜芦等野生和人工栽培的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资源优势,紫溪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着力打造“七彩紫溪、四季果乡”品牌,截至2021年末,全镇共有核桃、樱桃、冬桃、云南红梨、农业观光采摘园等特色林果种植面积6.1万亩,2021年实现产值4720万元。
紫溪镇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不仅拥有独特的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婚俗婚恋、民间工艺、信仰崇拜和农耕饮食文化等,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花山节、马缨花节、火把节、彝族年等民族节日。其中,最具代表的岔河村板凳山民族文化传承点成为研究彝族文化,了解彝族风俗,观赏彝族歌舞的最佳场所。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村项目资金支持,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坚持民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抓并进,民族文化展示带标杆作用显著。
“十四五”以来,紫溪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紫溪行动,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符合紫溪实际、具有紫溪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示带、特色林果示范园、康体养生先行区、现代物流集散地、美丽乡村旅游镇”。
2021年,紫溪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同比增长32.7%;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4亿元,同比增长44.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4万元;完成向上争资470万元。
2022年1至3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00万元,完成一季度任务指标15000万元的101.3%;完成招商引资21910万元,完成一季度任务指标21800万元的100.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4.2万元,为预算数2214.8万元的26.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42万元;全镇市场主体净增32户,从业人数2162人。
【前进社区】 前进社区位于紫溪镇东面,东与东瓜镇刘家社区小郭邑接壤,南与鹿城镇河前社区接壤,西与本镇冷水村委会、紫溪社区山水相连,其中320国道、广大铁路、杭瑞高速、楚南一级公路、昆瑞高铁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距市政府8千米,距镇政府0.8千米,是紫溪镇的东大门。下辖下一、下二、庙冲、莫四、莫五、莫六、黑七、黑八、许九、许十、上十一、上十二、冉家、达连坝、彭家、谢家、陈家、张一、张二等19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5.4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气候宜人。总耕地面积3275.81亩,总户数881户,3610人,有汉、彝、白等民族。社区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特色林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土地流转和外出务工。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有必强电杆厂、楚雄盛祥工贸有限公司、楚雄三木科技有限公司、净洁餐具配送中心、中农联·楚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楚雄市城乡物流基地产业园入驻,2021年前进社区村集体经济10.772万元。近年来先后获得“云南省卫生村”“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荣誉。
【紫溪社区】 紫溪社区位于紫溪山脚下,距镇政府驻地2千米,距市政府驻地鹿城镇13千米,辖13个居民小组564户2376人,由汉族和彝族组成,彝族人口占24.6%。全村国土面积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5.85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及云南红梨、黄金梨、草莓等经济作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特色林果、发展乡村旅、发展观光农业、土地流转和外出务工。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00元。
紫溪社区目前有紫溪庄园、庞业农林庄园、紫溪滑草场、鲜花谷、紫溪镇长乐胶合板厂、楚雄连墀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紫溪彝村松毛长街宴及云南燃二化工等企业入驻,乡村旅游农家乐28户,乡村客栈7家。紫溪社区充分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探索实施“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紫溪社区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2021年紫溪社区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以上。重点打造的紫溪彝村已成为响誉省内外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参加考察团近300场次,“云南美丽乡村·中国第一彝村”品牌逐步打响。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
【冷水村委会】 冷水村隶属楚雄市紫溪镇,距镇政府驻地8千米,距市政府驻地鹿城镇17千米,下辖20个村民小组466户2002人,由汉族和苗族组成,苗族人口占4.1%。全村国土面积17.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882亩,耕地面积2521.5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山药、蔬菜等农作物及云南红梨、冬桃、樱桃、核桃等经济林果。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蔬菜、特色林锅种植及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土地流转、外出务工,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5050元。近年来,冷水村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探索实施“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云庆村委会】 云庆村委会属楚雄市紫溪镇,距镇政府驻地12千米,距市政府驻地鹿城镇15千米,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265户1134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全村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森林植被良好、气候宜人。耕地面积1755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及樱桃、杨梅、核桃等经济林果。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林果种植、传统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4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53元。
【紫金村委会】 云南紫金特色旅游村背靠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紫溪山,紫溪山旅游公路南环线穿境而过,距楚雄鹿城18千米,距紫溪镇政府26千米,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50米,森林覆盖率89%。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331户,1371人。特色经济林果种植面积4800多亩,主要有樱桃、冬桃、脆李、红梨、杨梅、木梨、石榴、枇杷、蜜桃等。现有农家乐经营21户,生猪养殖示范基地1个,农业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初步形成基层党建引领,特色经济林果种植、乡村生态农家乐经营和特色养殖结合,互为发展,相互带动的农村融合循环发展新模式,旅游产品主要有紫溪樱桃、紫溪冬桃、紫溪落水松子、腊肉、土鸡等。2021年紫金村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万元。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省美丽村庄”“云南省卫生村”“楚雄州美丽村庄”“楚雄州科普惠农示范村”“楚雄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村”“楚雄州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
【母掌村委会】 母掌村委会位于紫溪镇西部,距镇政府25千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坝区结合少数民族集居村。辖白普山、杨家、格么坡、郭家、西坝河、丫口、陶一、陶二、大一、大二、立一、立二、田房、郎家河、马一、马二、何家、李家、小牛从19个村民小组,村落分散,共有608户,人口2590人,有汉、彝、苗、白、回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70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5%,有彝族人口124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国土面积60.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0亩(水田1360亩、旱地1700亩),人均耕地1.18亩。境内平均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度15.20℃,年降水量757毫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烤烟、玉米、麦类、豆类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鸡为主。2021年完成村集体经济10万元。
【岔河村委会】 紫溪镇岔河村委会距紫溪镇政府28公里,距楚雄市政府驻地56公里,东南临平掌村委会、西北与南华县雨露乡洒披武村委会和母掌村委会接壤。辖小岔河、小黑箐、庄房、梅子树、小龙箐、大麦地、李子树、龙箐、三岔河、河边、许凹保、的么碑、上红星、下红星、大牛从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55户,1070人,境内100%为彝族。全村国土面积3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50米,年均气温2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825毫米。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魔芋、核桃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鸡为主,是一个传统的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牧业和务工收入,2021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61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206元。
【平掌村委会】 紫溪镇平掌村委会位于楚雄西南部,东接东华镇红墙村、西接东华镇路上村、南靠东华镇力峨么村、北连岔河村。距紫溪镇人民政府40千米,距市政府驻地53千米。平掌村辖区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47个自然村,250户995人,100%为彝族。全村有林地面积7.01万亩,耕地面积1058.68亩。平均海拔2005米,年平均气温25℃,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魔芋、核桃等作物,主要经济收入为烤烟、魔芋、核桃、中草药等种植业和黑山羊、黄牛、生猪、土鸡等养殖业及务工收入。2021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1786.0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