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苍岭镇位于楚雄市东部,距州府鹿城18千米,东与禄丰市交界,南与鹿城镇相连,西与东瓜镇接壤,北与牟定县毗邻,东西横距24千米,南北纵距15千米。是楚雄市东部交通要道交汇点,境内交通便利,安(宁)楚(雄)高速公路、楚南一级公路、320国道、广(通)楚(雄)公路、广(通)大(理)铁路穿境而过,东南绕城高速正在建设中。
【行政区划】苍岭镇辖西云、云甸、黄草、苍岭、李家、智明、竹园、石涧8个村民委员会,有166个村民小组,198个自然村。全镇国土面积344.48平方千米,共有耕地43069亩,其中:水田3261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7%;旱地10458亩,占24.3%。
【人口民族】2022年底,苍岭镇总户数8260户,总人口32430人。境内主要居住着汉、彝、回、苗、白等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965人。
【自然概貌】苍岭镇全境地势中南部高,东北西部低,呈波状起伏,多丘陵盆地。境内山脉西云、云甸、饱满街一片东呈西走向,腰站街一片呈南北走向。全镇最高点西云平掌山海拔2244米,最低点云甸彭家庄海拔1560米,平均海拔1790米,镇政府驻地饱满街海拔1820米。河流分属金沙江、元江水系,饱满街和腰站街坝子属金沙江水系,云甸和西云属元江水系。辖区内龙川江过境12千米,溪流小河密布,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5座,小坝塘653个,全镇水利灌溉条件良好。
【气候特点】苍岭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垂直变化大,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干湿分明,雨热同期;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15.2℃,平均降雨量900毫米。
【地方物产】苍岭镇境内矿藏主要有沙、石。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土、冲积土四个土类。全镇共有林地36.2万亩,其中公益林15.48万亩,商品林20.72万亩,森林覆盖率71.3%。森林资源丰富,有樟木、香果树、红豆杉等珍贵树种,云南松大面积分布,野生菌品种繁多,有一定数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苍岭镇盛产水稻、烤烟、玉米、蚕豆、油菜等农作物,是楚雄市的粮食主产区和优质米基地,被誉为“滇中米粮仓”,饱满街大米在楚雄州享有盛誉;全镇为山坝区结合地区,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多种作物生长,适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近年来,苍岭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花卉、蔬菜、葡萄、香葱、中草药、食用菌、鲜食水果等优势种植产业和生猪、黑山羊、肉牛养殖等重点养殖业。
【旅游资源】苍岭镇黄草元吉屯存有数量众多的恐龙足印化石,其中蜥脚恐龙足印数量居全国之首。西云团山布里塔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彝族土主庙。前马房美丽宜居示范村已经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示范村,成为楚雄市民钓鱼休闲,餐饮娱乐的好去处,成为苍岭镇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的带头村。
【红色资源】苍岭境内有一段保存最为完整的老滇缅公路,全长20公里。为铭记抗战历史,在国道320线改建工程中,建立了10多块反映修建滇缅公路和抗战历史的墙画,一面长100多米的浮雕,记录了20万民工齐心修建滇缅公路和保卫滇缅公路等场景,公路沿线风景秀丽,每年有大批体育爱好者到这里开展活动,老滇缅公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的率领下长征经过楚雄,红二军团六师后卫连在苍岭镇饱满街、田心一带与滇军鲁道源旅发生激战,战斗中红军牺牲13人,受伤流落下来的红军,有4名被当地地主恶霸杀害,田心阻击战载入史册。
【经济建设】2022年,苍岭镇招商引资7.0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01亿元的100.6%;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亿元的109.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5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1%;向上争资485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培育市场主体267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3.4%;完成项目签约2个。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发展】2022年,苍岭镇聚焦“三区四带”产业布局,明确“农业特色凸显、工业加快突破、商贸物流快速崛起”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构业,引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鲜切花、果蔬、食用菌等特色农业,泉潮花卉、康霞花卉、嘉济果屋、滕丰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等落地投产,4000亩花卉、2287亩蔬菜、1168亩水果构成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正在发挥着巨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半小时务工圈”优秀案例被州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并在全州推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成立苍岭“一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党支部,启动“一中心两基地”肉牛养殖示范镇建设,全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苍岭召开。实现全镇肉牛存栏8610头,同比增长54%,肉牛出栏4750头,总产值达5894万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盘活闲地,做优粮烟种植等传统产业,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政治任务。落实绿色高效水稻示范样板700亩,完成大春粮食种植面积40000亩,产量20389吨,小春21500亩,产量4850吨,产量稳中有升;全面完成80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比去年增3万公斤、增幅4%),均价33.45元/公斤(比去年增1.1元/公斤),实现烟农卖烟收入2676.09万元(比去年增185.17万元)、烟农户均收入·6.97万元(比去年增0.6629万元),完成烟叶税收588.74万元(比去年增40.74万元)。
【乡村振兴】2022年,苍岭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不摘”和“一平台三机制”工作要求。建立了有效防范和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实时监测及“一人一策”“一户一策”帮扶机制。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86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4个,确保“零务工”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累计发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奖励补助约4.1万元,惠及41人,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积极性。全镇619户2132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人均纯收入达15916.74元,增幅15.13%,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盘活闲地,做优粮烟种植、肉牛肉羊养殖等传统产业。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政治任务,大力开展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56.07亩、水田1455.5亩,预计项目完成后可新增粮食产能18.4万公斤。新建高标准农田1300亩,圆满完成粮食、烤烟生产任务,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坚持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加速推进东南绕城高速,滇中引水工程、宇泽晶科输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实施三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2件小(二)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硬化一批村庄道路,完善一批机耕道路及沟渠泵站,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创文创卫】苍岭镇深入推动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向农村延伸,认真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巩固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卫生乡镇。着力提升村庄宜居环境,大力整治农村残垣断壁、杂物粪堆、黑臭水体,积极推动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和人畜分离。
【基础建设】2022年,东南绕城高速全线开工,滇中引水工程进入管道架设测绘阶段。投资4480.07万元,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8个,新增耕地1852.55亩,配套完善一批沟渠、机耕道路和提水设施,全市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现场会在苍岭召开。投资300余万元实施岔河坝、冷水凹、蜂窝河三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88万元实施22件小(二)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竹园大桥改造项目。投资230万元实施苍岭村曹官冲至苍蒲冲路段路面硬化4.2公里、路面修复3公里。投入182.35万元实施竹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1300亩,机耕路硬化3条2.35公里。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完成7个电力台区的新增布点投运工作,涉及云甸、竹园、李家、石涧4个村委会7个村民小组,新建10千伏石涧至陈家村支线1.2公里。
【疫情防控】2022年,苍岭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完善镇、村、组三级网格化防控体系,在政策宣传、物资保障、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苗接种等方面苦干实干,守住了楚雄“东大门”。设立连汪坝、腰站街2个健康服务站,153名镇村干部投身抗疫一线,核查入楚车辆11万辆次、34万人次;34名民兵2次驰援镇康,驻守“国门”;核酸采样服务群众76383人次,接种疫苗68884剂次,80岁以上人群第1剂接种率达100%,位居全市第一。政策调整后,全面落实“乙类乙管”要求,着力防重症、保健康,实现疫情平稳转段。
【民生保障】2022年,苍岭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71人,新增就业3015人。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11715人次843.46万元。扎实开展“一卡通”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部直达群众。全民参保扩面增效,全镇累计参加医疗保险27805人,养老保险11881人。投资70万元实施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17名,敬老爱老养老事业不断发展。
【科教文卫】2022年,苍岭镇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小学巩固率、升学率达100%,初中零辍学。苍岭中学普通高中上线率53%,教育教学综合考核被州教育局表彰为二等奖。健康楚雄建设深入推进,苍岭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通过国家级验收、老年友善医院通过州级验收、呼吸病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通过认证,成功创建云南省一级甲等卫生院。提升改造集镇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认真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优抚优待、残疾人等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全面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实现镇村全覆盖。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戏曲进乡村”活动深受群众好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明村镇建设,苍岭、西云、云甸、智明4个村评为“市级文明村”,苍岭镇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乡镇”。
【重点项目】2022年,苍岭镇努力把交通区位优势、农田水利优势、工业园区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把客商“请进来”招商考察10场次,自己“走出去”招商项目考察6场次,与客商见面洽谈13次,成功签约云南种业集团籽种繁育和楚雄中能石油有限公司苍岭加油站2个重点项目。其中,重大产业项目1个,亿元项目1个,实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聚焦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前马房、马石铺“茶马驿”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通过州市初级评审,与楚雄州振彝公司达成投资合作意向。
【作风建设】2022年,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把廉政教育抓在日常,提醒谈话抓在经常。全域开展清廉楚雄建设7个专项行动。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成为全市试点和亮点,率先在全市启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实现8个村集体“三资”全入网,资金全流程网上审批,全面解决集体“三资”管理中的漏洞短板。高位推动集贸市场管理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市场秩序更加公平,营商环境明显提升,监管短板有效补齐。制定苍岭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值班、住勤、请销假、待岗管理等制度,以制度规范和监督约束双重手段严肃整顿干部队伍,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作风推动工作。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狠抓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建设,着力转作风、提效能,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迈上新台阶,镇便民服务中心代表楚雄市迎接国务院、省、州多次检查考核并获好评。受理便民服务事项17985件,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均为100%,其中办理网上便民服务事项112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季度现场调度会,兑现奖励资金2万元。发出工作督查通报5期,开展约谈27人次,有效促进作风转变,形成苦干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公开政务信息99条,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52件,办结率100%。
【平安建设】2022年,苍岭镇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经营性自建房、非煤矿山等安全实现有效监管。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全覆盖开展镇村组三级应急演练,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力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深入推进宗教治理工作,落实宗教工作“一网两单”制度,全面完成阿式风格清真寺改造和三化治理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刻吸取“2•01”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自建房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大检查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有力排查化解,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保持“零控制”。
【市域治理】2022年,苍岭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有序推进,着力畅通农村信访渠道,化解矛盾纠纷,扎实推动班子成员信访包村包案制度,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维稳任务,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大力推广“智慧安防”工程,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共排查矛盾纠纷271件、成功调解252件、调解率93%;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成效明显,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6%、20%;刑事案件发案52件、破案15件、打处15人;受理治安案件34件、处罚40人。平稳高效处置“2.01”道路交通事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6000余次,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710起,其中查处酒醉驾案件38件38人,道路交通安全“12610”工作模式在全州推广。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全面开展反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宣传教育,违法犯罪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获州级“无命案乡镇”表彰。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八五”普法全面实施,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教工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发挥“协商在基层”制度优势,积极探索以“邻里协商议事”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以典型引路法,抓好马石铺、罗苴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推动全镇民族宗教工作稳中有进。
苍岭镇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