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镇2023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楚雄市财政局楚雄市民政局楚雄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楚雄市2023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子午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要求,不断提升全镇农房抗震防灾能力,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改造任务和方式
(一)范围。补助资金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以及其他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支出。
(二)对象。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自身能力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
(三)改造任务。2023年,根据各村委会上报的需求情况,子午镇计划完成50户农房抗震改造任务。
(四)改造方式。以原址拆除重建的改造方式为主。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或采取聘请工匠(施工队伍)等建设方式。引导农户量力而行,避免因盲目攀比加重农户经济负担,更不能因建房过度负债而返贫。
(五)资金补助。经验收合格,按照上级下达资金标准予补助,镇政府不做梯次调整。
三、重点任务
(一)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作。聚焦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设防区,优先支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实施农房抗震改造,持续提高农房抗震防灾能力。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和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应保尽保。
(二)推动农房建设管理。进一步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通知(云政办函〔2022〕51号)要求,积极推动《云南省农村宅基地建房工作指引(试行)》、《云南省农村宅基地建房负面清单(试行)》落地见效,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审联批联管,加强农村房屋建设过程管理,规范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秩序。
(三)强化农房风貌引导。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农村宅基地建房中,认真落实推广《云南省乡村宜居农房风貌引导图集》(乡村振兴版),加快编制推广现代宜居农房设计通用图集,提炼建房风貌要素清单,引导农户选择“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方式进行改造建设,同步鼓励绿色建材使用,实施农房节能改造,可以“示范房”方式,引导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
四、保障措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措施、合理安排到村到户改造任务。2023年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任务力争在2023年12月底以前全部竣工并竣工合格。
(二)加强资金保障和监管。补助资金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平台兑付至农户社会保障卡帐户,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补助资金在竣工验收合格后30个工作日内足额兑付。
(三)建立资料档案并实施精准管理。严格落实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市)审批及公示公告的要求,建立“一户一档”档 案资料。改造任务分配结果和完成情况在村委会、镇政府公示, 资料及照片由镇政府统一造册存档。及时将档案信息录入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管理系统。改造任务完成后,及时将工程实施、补助资金发放、竣工验收等材料存入农户档案,做到户档完备,管理规范。
(四)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推广《云南省农村住房抗震改造技术图集》(试行),改造农房要达到抗震设防安全基本要求。村委会要安排相关村干部协助管理,加强工程进度跟踪及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五)强化改造竣工验收。确保竣工一批,验收一批,把好质量安全关。同时积极引导农户搬迁入住,落实好建新拆危。在指导农户实施农房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危房认定技术指南》(修订)《云南省农村危房修缮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云南省农村危房修缮加固验收技术指南、云南省农村住房抗震认定与抗震改造工作指南》(试行)等要求,按照已确定的新建要 求标准进行施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竣工后30日内,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有关部门,按照验收规范要求,组织 乡镇、建设主体(农户)、施工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综合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