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20-/2024-0527001 信息分类: 林草工作动态
发文日期: 2024-05-27
发布机构: 楚雄市林业和草原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野生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倡议书
号:

楚雄市野生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倡议书

发表时间:2024-05-27
字体:[    ]

全市野生菌采摘者、消费者、收购商、加工企业:

野生菌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被誉为“天然、营养、多功能”的有机健康食品。楚雄州野生菌种类多、质量优、产量高,松茸、块菌、牛肝菌等野生菌享誉全球,被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授予“野生菌王国”称号。野生菌收入是我市山区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野生菌产业是我市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价格不断上涨,受利益的驱使,野生菌不成熟采摘、掠夺性采摘现象屡禁不止,致使我市野生菌产量下跌、质量下降,长此以往,将造成资源衰竭、菌农收入减少和企业效益下降。为加强我市野生菌资源保护,实现野生菌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永续利用,特向广大野生菌采摘者、消费者、收购商和加工企业提出如下倡议:

一、采摘成熟野生菌。达到生理成熟(充分成熟)的野生菌,孢子才成熟释放,为今后野生菌的繁殖打下基础;达到商品成熟的野生菌质量最好、价格最高,这时才能采摘,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采童菇童菌和老熟菌,一般情况下,松茸高度要达到6厘米以上、菌盖上翻前采收;牛肝菌高度要达到5厘米以上、菌盖半开伞或未完全开伞时采收;干巴菌开片肉质鲜嫩,革质化以前为最佳采收期;块菌(松露)于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成熟,成熟的块菌表皮呈暗红色至茶褐色,切面菌肉呈均匀黑褐色、有大理石花纹,具浓郁香味,此时方可采挖,未成熟的块菌表皮呈荔枝样红色、肉面组织白色或黄褐色、无香味,此时不能采挖。

二、科学采摘野生菌。采摘野生菌时,戴上棉质手套,轻拿菌柄基部,轻巧拔出菌体,清除菌体表面泥土杂质后,轻轻放入竹筐、竹篮内,覆盖新鲜树叶或嫩草保鲜。对难以拔出的菌类,不使用锄头等大型铁质工具挖掘菌塘,要用竹片、木棍轻轻挖出子实体,尽量减少对菌塘和子实体的破坏;块菌在成熟后用稀齿钉耙顺树根生长方向一次性采挖,不能一年内多次翻挖;采收后将土壤和枯枝落叶恢复到采收前的自然状态,保护好菌塘和野生菌的生长环境;采摘野生菌时每个菌塘或每隔30米至少留1个子实体,让其自然生长传播菌种;对商品价值不高的老熟子实体,让其自然腐烂传播菌种。禁止对野生菌和野生菌生长的林地喷洒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禁止使用塑料袋等不透气、不洁净容器盛装保存野生菌,禁止采摘、出售有毒野生菌。

三、收购合格野生菌。野生菌收购商、加工企业不收购、经营有毒、不成熟、过度成熟和不卫生的野生菌,并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收购、包装、储存、加工、运输野生菌。

四、安全食用野生菌。野生菌消费者,不购买、不食用不成熟的野生菌(童菇、童菌),更不能采摘、购买、经营和食用有毒的、不熟悉的野生菌。

五、保护好生态环境。广大群众要自觉保护好野生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毁林开荒、不挖沙取土、不乱丢垃圾,尤其是对松茸、块菌、牛肝菌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菌主产区,要积极采取“封山育林”与“封山育菌”相结合的野生菌保育促繁措施,为野生菌高产、稳产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不断提高野生菌的产量和质量。

楚雄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