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11-/2025-0512001 信息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发文日期: 2025-05-12
发布机构: 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称: 开展非遗传承人培养 助力“强州府”行动——楚雄州非遗工坊经营管理人员暨传承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举办
号:

开展非遗传承人培养 助力“强州府”行动——楚雄州非遗工坊经营管理人员暨传承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举办

发表时间:2025-05-12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2025年5月7日至9日,由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非遗工坊经营管理人员暨传承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楚雄成功举办。此次培训聚焦非遗工坊提质增效,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培育非遗传承新动能,为“强州府”建设注入文化活力。

培训班汇聚全州第一、二批州级非遗工坊及县市代表共85名骨干。省文旅厅非遗处一级调研员念华昆作专题指导,系统解读非遗工坊规范管理政策,州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专家分别围绕“非遗带动就业”“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实务培训,促进非遗工坊建设的政策引领。组织彝绣、彝医等代表性非遗工坊开展案例研讨,紫溪彝村彝绣天地等传承点展示“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实地考察云龙酱油酿造、七彩彝绣等10个示范工坊及文旅融合项目,在姚安菖河蜂蜜工坊等点位开展沉浸式教学,构建了“政策解读+技能提升+案例示范”三维课程体系。

在现场教学培训突出了非遗的资源转化、产业转化、价值转化。通过南华非遗进景区等案例教学,推动非遗从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在子午镇云龙酱油工坊揭牌现场,展示传统工艺标准化生产路径,构建“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产业链。彝医黑膏药工坊示范非遗技艺现代应用,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新赛道。

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局、州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并强调:非遗是楚雄州文化根脉与精神标识,非遗工坊作为“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文化保护与群众就业的双重使命,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构建非遗传承创新矩阵,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强州府”建设同频共振,让传统文化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次培训标志着楚雄州非遗工坊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通过培育专业化传承队伍、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搭建融合化创新平台,正加速书写"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