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10-/2022-0728001 信息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文日期: 2022-07-28
发布机构: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号议案的答复
号: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号议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2-07-28
字体:[    ]

尊敬的张玲、徐林宗、徐俊、李庆华、杨永云、杨贤、李兴富、李刚、罗春艳、李燕红、孙正新、普彩路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启动新一轮楚雄市城市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提档升级”的议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改革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党领导教育百年来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2022年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全文印发。

我市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具体的细化措施,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和加强党对普通高中学校的全面领导,建立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挂点联系市属高完中制度。市委、市人民政府将普通高中提质增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每年不少于1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联系学校,挂点联系领导每年到联系学校调研及现场办公不少于1次;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1次挂点联系工作情况汇报。

2.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3.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树牢全程质量观,保障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4.普通高中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及其他校级领导按《楚雄市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兼任一定数量的班级课堂教学任务(上课),并纳入绩效考核。

二、加大用人机制改革,实施“新时代名校长”培养工程

为加快楚雄市教育改革步伐,楚雄市在教育系统机制、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1.推动实施“县管校聘”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管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意见》(云教发〔2020〕92号)等文件要求,楚雄市按照中央、省、州要求积极推动“县管校聘”工作,由楚雄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楚雄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楚雄市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教发〔2021〕1号)。目前,我市各学校已上报“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由市教育体育局审核,“县管校聘”工作将在今年9月份全面实施。楚雄市“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是实现市域内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各阶段教育协调、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

2.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推进教育家办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符合基础教育学校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的培养、选拔、使用机制,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化发展,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教发〔2020〕99号文件精神,楚雄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楚雄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关于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的实施办法》楚市教联发〔2022〕6号文件,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是基于对校长的科学评价,建立校长的职业阶梯制度,形成专业职级系列。是建立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校长不断成长进步,力争实现增强校长队伍活力,清晰校长角色定位,建立符合校长队伍成长规律的校长管理机制和城乡教育人才均衡配置的机制。

3.进一步强化教师编制保障。楚雄市教育体育局不断健全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在严格按照高中专任教师不低于1:12.5、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不低于1:13.5的师生比核定编制数额的前提下,足额保障教师编制,为教师培训提供保障。

4.优化教师招聘机制。完善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师招聘办法,将截至次年7月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数作为预空编数,提前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使用。用人单位提前上报用人需求计划,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上级人社部门审批后,在一年内不突破批准引进人数的情况下,拓宽高层次、紧缺学科教师招聘渠道,用人单位在每一批招聘实施前报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备案。

5.探索普通高中合作办学。支持从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或教育对口帮扶地区遴选、引进优秀管理团队、优秀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市属高完中与州外高完中联合办学,市属高中校际之间实行管理干部、教师互派顶岗交流和学生互派培养并实行双向考核(“两头算”)。

6.改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23年实现100%一级高完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探索市属初高中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高完中初中直升本校高中的办法并逐步组织实施。

7.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及普通高中课后服务制度。坚持“自愿选择、统一组织、公益性服务”原则,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课后时间为有需求的学生或家长提供学习指导服务,收费标准参照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执行,由市发展和改革局依照上级有关规定审批。课后服务收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

三、加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依法保障教育经费

1.楚雄市把教育事业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依法落实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各级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投入水平,不断加强对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2.实施全面改薄计划,投入资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农村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实施学校新建续建项目,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学生资助体系。2021年,楚雄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3335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108217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3.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特殊岗位津贴,依据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全面提高教师待遇。

四、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市学校布局

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及规划情况为:

一是续建项目: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建设实施中的项目共计111个,建筑总面积54851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4619.71万元。其中,实施东瓜镇中心小学一期、鹿城镇初级中学综合楼等53个续建项目,同步推进实施东兴中学新建体育馆大门及周边绿化工程等58个附属工程建设项目。

二是新开工项目:2022年计划实施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央、省、州、市央资金)共计4个批次13个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2106.88万元(其中:中央1800.96万元、省250.92万元、市55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项目2个,计划启动项目建设11个。具体情况为:

1.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项目,主要包括西舍路镇初级中学师生宿舍楼加固180万元2290.24平方米、思源实验学校教学楼300万元1200平方米、鹿城小学艺美楼维修改造57.48万元1455平方米、北城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57.48万元3000平方米。

2.2021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央资金)项目,只涉及北浦小学综合楼1004.09万元3240平方米。

3.2021年第二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央资金)项目,实施环城小学七人制足球场38.4万元2650平方米、环城小学大门29万元1道、灵秀小学田径运动场56万元1150平方米、鹿城镇河前完小篮球场59.56万元770平方米、大过口乡大邑鸡完小大门18.95万元1道。

4.2021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省、州、市)项目,包括八角镇民族中学田径运动场250.92万元3330平方米、八角镇民族中学挡土墙53万元1100米、鹿城镇中心完小围墙2万元20米。

三是规划拟实施项目:2022年规划实施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教育4大类新建及改扩建项目,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保障解决城区学校“入学难、大班额、学位少、交通堵”等迫切民生问题。拟规划实施项目情况为:

1.学前教育项目:规划新建鹿城镇中心幼儿园,概算总投资7500万元,新建校舍及运动场地等面积7791.02平方米;新建新苗幼儿园和西城幼儿园(现租赁场地办园),2所幼儿园规模相当,分别概算总投资为3500万元、新建校舍及运动场地等面积4628平方米;规划投资2500万元,回购新建高新区幼儿园(楚雄城建投资公司代建),总建筑面积4000.43平方米。

2.义务教育项目:规划新建彝海小学,概算总投资6176.06万元,新建校舍及运动场地等面积13042.49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187亩,新建高新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及高中),项目概算总投资4.34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2907平方米;拟选址云特曼金湾小区旁,占地面积155.77亩,规划新建青龙中、小学(青龙中学概算投资18358.09万元、71606.27平方米,青龙小学概算投资9093.78万元、22324.43平方米)。

3.高中教育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争取项目,积极组织实施《2021-2025年“普通高中扩容提质项目”建设专项规划》,全力支持东兴中学、紫溪中学、龙江中学改扩建和新建盛世中学。4.职业教育项目:规划对楚雄市职业高级中学本部、新校区进行改扩建和新建,项目概算总投资97454.56万元。

五、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影响孩子未来成长,同时学前教育也是我市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学前教育改革,是“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楚雄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策引导,规范保教管理,使全市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公民办结构比例日趋合理,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保教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到2023年,全市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8%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5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幼儿园占比85%以上。具体成效有:

1.在市人民政府统筹下,市教育体育局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等行政部门,根据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结合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和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市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

2.截至2022年7月,实现全市15个乡镇都有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

3.实施村级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提升工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村级幼儿园办园条件短板,实现村级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达标。

4. 2021年,楚雄市城区新增1所面积3430.84平方米,有360个学位的公办幼儿园。

下一步,楚雄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好《楚雄市教育体育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楚雄市第四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精神,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短板,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健全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工资待遇保障制度,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在推进教育改革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计划统筹,以楚雄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抓手,切实把已经推出的各项具体措施落实落细,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广泛宣传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为推进我市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为创造佳绩保驾护航。

尊敬的代表,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的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