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室
负责协调机关日常事务,负责机关制度建设和文电、政务信息、档案、机要、信访、会务、接待、保密、车辆调度等工作;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负责重点工作督查督办;负责局机关办公设备配备后勤管理、安全保卫、综治创安、禁毒防艾等工作;负责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分析年度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拟定工业和信息化综合性政策文件;负责机关普法及依法行政工作,落实法律顾问工作,负责行业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工作;负责统筹工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放管服”工作。建立和完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目标执行情况实施绩效监督,负责工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工作综合绩效考评;负责组织机关综合绩效考评工作。负责重点工作督查督办;负责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电话:0878—3136320
(二)组织人事科(党委办公室)
承担党委日常工作,承担党委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机关和所属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指导所属党组织党建工作,配合做好管理、联系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负责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信息管理、党内统计、党费管理、党务信息等工作;负责机关机构编制、人事管理、人事档案、队伍建设等工作;履行老干部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电话:0878—3161540
(三)财务科
承担财务、资产管理、部门预算、保密、内部审计、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全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制定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并监督实施;负责局及相关下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会计和资产的管理。电话:0878—3161528
(四)工业经济运行科
组织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战略性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措施;组织起草工业和信息化综合性文件;综合分析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全局性工作思路和有关建议;负责工业经济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有关工作;负责政务信息、对外宣传、新闻发布等工作。研究提出工业和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投资政策建议;拟订工业投资及工业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促进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承担有关项目投资管理工作;负责市级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的申报,提出项目专项资金的安排意见;推进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年度发展目标建议,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运行态势,分析行业形势,发布有关信息;拟订经济运行调控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指导企业扭亏增盈和市场开拓工作;负责协调铁路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监测分析工业物流企业运行态势,指导和推进工业物流企业发展。负责钢铁、有色、黄金、稀土、化工、建材等行业管理;承担原材料工业发展运行监测分析,研究原材料市场动向,协调原材料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拟订原材料工业经济技术政策;承担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政策法规,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与应用;贯彻国家推广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促进建材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负责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考核工作。电话:0878—3161521
(五)工业园区科
负责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科学布局;指导重点工业园区管理,促进产业聚集、企业集群发展;指导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招商工作;承担工业园区发展监测分析并提出发展报告和建议;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工业园区富民片区的园区管理工作。拟订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拟订工业和信息化的能源节约、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的政策措施和年度计划,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行业环境保护;提出行业专项节能项目和资金计划;拟订工业、信息化、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促进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行业重点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及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负责行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宣传培训。电话:0878—3161546
(六)产业发展科
负责通用机械、专用设备、电子信息设备及产品、汽车等行业管理;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和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承担装备工业发展监测分析,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拟订汽车更新政策和行业规划,负责报废汽车回收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负责卷烟及配套、轻工、纺织、家电等行业管理;承担消费品工业发展监测分析,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拟订专项发展规划、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行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广,组织实施轻纺工业行业重大专项。负责食品、药品制造行业管理;承担行业发展监测分析,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拟订专项发展规划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石化工业的行业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石化产业的产业政策,拟订全市石化工业的政策措施和行业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石化工业及其企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承担涉及的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承担市石化产业项目推进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电话:0878—3161546
(七)中小企业服务科
指导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监测分析运行发展态势,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指导企业融资和中小、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和对外交流合作,指导中小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融资工作;指导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创业培训、公共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维权保护的平台建设;负责提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并推进体系建设;协调处理民营经济经营者投诉,维护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经营者合法权益;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承担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导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负责全市盐业行政管理;依照《食盐专营办法》拟订盐资源开发、盐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调销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盐业行政执法工作,指导和督查乡镇盐务管理工作;负责盐业统计分析和储备盐管理工作;负责盐产品碘剂、添加剂、标志和包装物的监督管理;承担盐业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协调工业应急物资的生产、收储,提出动用储备物资的建议,承担行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民爆行业管理和产业安全执法、承担信访、维稳工作;负责市武器装备生产周边安全保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宣传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方面的政策法规。配合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节能监察计划、制度等;负责对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组织对全市用能单位实施日常节能监察和能源审计;负责承担节能产品与节能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负责对违反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负责受理违法使用能源行为的举报投诉。负责系统人才建设工作,指导工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指导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及工程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履行外国专家管理职责;承担楚雄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楚雄市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导楚雄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电话:0878—3161544
(八)科技创新科
拟订市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市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协调重点实验室建设。拟订相关领域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开展相关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出有关领域平台、基地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承担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科技安全和科技保密有关工作。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有关工作。承担建立市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评估和监管机制有关工作,提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建议。承担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科技评估管理有关工作,开展科技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承担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指导生物医药工业生产布局;推进生物制药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广,协调组织实施行业重大专项;参与拟订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配合实施;协助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彝族医药研究、彝药品牌打造工作;联络医药产业专家组,指导市医药行业协会工作。承担市技术转移体系工作,提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知识产权创造的有关政策措施建议,推动科技服务业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承担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建立国内外高端专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国内外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承担高端专家引进和服务管理工作。拟订科技对外交往、科技交流及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并推动落实。承担与省内外院校及有关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议,承担相关科技人才计划实施工作,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参与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科技入楚”专项工作。制定和实施工业经济发展“走出去”战略,编制对外合作规划,统筹有关重点产业招商,协调制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工业企业对外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承担工业和信息化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有关事宜的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和推动工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和海外投资,协调解决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负责“央企”、“省企”、“民企”入楚协调服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指导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培育工业品牌;负责科技带头人、创新型人才、高端科技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和推荐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工作,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自主创新产品、省级创新园区建设等的推荐申报工作。依托国家和省、州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组织协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执行科技保密制度。电话:0878—3161531
(九)科技发展科
拟订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并协调实施,组织开展技术预测、承担市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运行相关工作。承担推进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拟订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提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负责制定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措施,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设备应用等工作。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科技计划和工业信息化推广方案并组织实施,促进国家、省州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开展科技进步与创新进行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施市创新调查制度,承担科技统计相关工作。牵头研究提出市科技重大专项布局规划建议,拟订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办法。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指导农村科技进步和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推动科技扶贫工作和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有关领域平台、基地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关工作。拟订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规划和政策,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生物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支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有关领域平台、基地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的规划、政策,开展普法宣传。电话:0878—3161535
(十)信息化推进科
负责全市信息产业行业管理,研究提出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建议,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指导和推进软件、系统集成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协调促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融合;承担市工业信息化科技局门户网站的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化应急协调、机关网络信息建设和管理。负责全市无线电频率资源规划、分配和管理;受理设置无线电台站(网)的申请,审核无线电台站(网)的组网方案,审查无线电台站(网)的建设布局和台站址;指配无线电台站的频率和呼号,核发无线电台执照;承办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究、生产、进口、销售、使用的技术审查;负责无线电频率台站数据库存档和档案资料管理;负责无线电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涉外无线电管理工作;指导乡镇无线电管理机构和设台单位的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无线电管理业务咨询;负责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承办无线电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工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依法收缴无线电频率资源占用费;协调处理无线电于扰事宜;指导设台单位和个人的无线电通信保密工作,开展无线电管理业务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配合开展无线电安保和维稳工作。电话:0878—3161542